江西赣州全南:践行“四下基层” 答好“一线考题”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宣讲内容入脑入心、矛盾纠纷成功化解、民生实事落细落实……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南县以学促干,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架起干群“连心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落实“民呼我为”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彰显主题教育成效。政策宣讲接地气“天上不会掉‘馅饼’,传销、诈骗这些套路可别信。惠民政策暖人心,种粮还有直补金……”户主会上,大吉山镇小溪村党支部书记李加军当起了宣讲员,用地道的全南方言宣传反诈骗知识和产业奖补政策,鼓励村民来年种好粮,引导村民守好“钱袋子”。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吉山镇聚焦社情民意,既明确“规定动作”,又创新“自选动作”,把理论宣讲搬到户主会、文化小广场等基层一线,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打竹板,笑开颜,把党的政策来宣传。乡村振兴产业旺,如今生活大变样,党的恩情不能忘……”近日,全南县青年宣讲小分队队员雷颖洁在陂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快板形式进行宣讲,让群众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南县践行“四下基层”,发挥县领导示范带动作用,构建“*+*+N”特色宣讲队伍体系,组建*个县四套班子领导宣讲团、*个宣讲小分队和N个职能部门宣讲队伍,深入开展理论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以“六进”方式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坎里。
图片附件图片附件一线调解化纠纷“调解结果,我们当事双方都很满意!”日前,在全南县城厢镇樟树村,因相邻土地产生矛盾纠纷,村民曾某斌、曾某明两人“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在城厢司法所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说下,当事人自愿达成了和解协议,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为帮助双方当事人改善关系,调解员还讲解“六尺巷”故事,让当事人明白了“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道理,再次打开双方心扉,解开彼此心结。这是城厢镇以信访接待下基层为切入口,依托司法所专业人员、“老司法”调解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南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以倾听群众呼声为着力点,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堂审案”为“上门把脉”,带头上门听诉**余次,化解信访积案**件。同时,全南县建立全县“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挖掘培养“老司法”“田秀才”“土专家”,健全镇村两级调解专家库,成立了南迳镇“南事议解”、大吉山镇“老兵调解室”等**个特色工作室,以及“老司法”调解工作指导组,指导***个人民调解组织,将**%以上的信访矛盾有效化解在镇、村两级。
图片附件图片附件现场办公解难题冬日,中寨乡罗坊村村民黄贵娟家的鸡舍里散发出阵阵臭味。“想冲洗,可水不得劲,什么时候能痛快用水?”黄贵娟打开水龙头,细细的水流就连洗手都“急死人”,地上摆满了蓄水用的水盆。
接到罗坊村群众反映水压不稳、水管经常破裂的反映后,中寨乡立即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现场办公,了解水压不稳的原因,同时筹措资金**万余元,在水源地实施主拦水坝、拦沙坝、蓄水池和过滤池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水压不稳和群众用水难的问题。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全南县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把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作为现场办公的重要内容,紧盯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发挥“*****”政务服务热线、民声通道等平台作用,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截至目前,全南县检视发现的****个问题已整改落实完成****个。同时,全南县还组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余人次,办理民生实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