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从心而教 为爱而行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水韵潺潺,润万物生灵,书香幽幽,育芸芸众生。读书是我们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我们“最长远的备课”。一本书,一个世界;一个故事,一段旅程;好书如画,阅读如歌。 今年暑假,偶然在网上看到:你还是这样与孩子沟通的吗?“我数到三啊!你到底怎么搞的?我要说几次你才听得懂!”我面面相觑。一下子被《心教——萨提亚唤醒孩子内驱力》这本书所吸引。可购买之后,还是束之高阁,再没碰过。直到开学后,磨人而又繁琐的工作,自己上一年级的孩子,班里的小调皮,真是让人身心俱疲啊!偶然间,又看到这本封面画着微笑男孩的《心教——萨提亚唤醒孩子内驱力》的书籍,不由得又重拾品读起来。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智者谈话。亲子导师、萨提亚教育深度践行者李崇建老师,通过萨提亚沟通模式,从根源上解决家长关心的教养难题,即用爱的沟通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全书共八个章节,内容涉及尊重孩子、正面管教、教育的停顿感等方面。亲切的语言,真实的事例,带我们唤起孩子的正向好奇、自我觉察、情绪转化,进而达到欣赏自己、爱上学习的效果,释放出孩子内在的生命力。打动人心的同时,又引起读者的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我感悟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尊重、接纳开始,用爱感化孩子 书中有很多“问题孩子”,如“明槿”“云杉”……每一个都和树木有关,每一个化名的背后,都藏着作者温柔的关怀!最让人动容的,是“云杉”的事例。一个叛逆、厌学、沉迷游戏的男孩,竟在李老师真诚、尊重、共情的沟通中,学会了接纳,认识到改变的意义并愿意去改变。虽然最终他并未考上理想的学校,但是他内心变得柔软,懂得了家人的爱。此时考没考上,已经不重要了。正如作者所说:“一个正面的人,知道如何让自己有价值、意义与责任心。” 看到这,那个聪慧、俊秀、好动的小调皮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有一次,他犯了错还跟老师犟嘴,让人十分生气。等写作业时他的本子没了,我就赶紧给他订了一个新的,还期待地跟他说:“你本子没了,老师都给你想办法呢,你昨天还那样跟老师顶嘴。”他一句:“我又没让你给我订。”怼得我哑口无言,怒火中烧,还没见过这么不知好歹、没礼貌的孩子。便气冲冲地对他说:“以后你想写了就写吧,不想写了算了,反正开学到现在你也没写几次。”之后的几天也没怎么理他,看到他也有一些失落。再回想起李老师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探询、同理心、转化情绪……而自己只剩指责的姿态和语气。毕竟他还小,曾经不也有两个小调皮让自己头疼不已,现在不也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二、接纳自己的情绪,善待孩子的情绪 李老师书中谈到最多的,是开展*A自我对话程序:觉知情绪、承认情绪、允许接纳情绪、转化情绪、欣赏自己,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当教室学生吵闹时,当家里孩子哭闹时,当自己生气、愤怒时,好像坏情绪来临时,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压制。回头想想,我们小时候不高兴时可以玩泥巴,可以跳绳,可以……而现在的孩子,不能弄脏地板,不能弄脏衣服,不能……真的,每天都是这样那样的不可以,孩子就没有释放情绪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当不良情绪来临时,我们应当觉知自己的情绪,接纳并梳理自己的情绪,更要共情、善待孩子的情绪,因为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善待。因为他们也是曾经的我们。 三、适时地停顿,让心静下来 最初,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唤醒孩子内驱力”这几个字,读完之后,我感触最深的则是“停顿感”三个字。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注重的是效率与速度,期望学生反应敏捷,对答如流;期望学生快速完成作业,早点回家;甚至学生犯了错,都期望他快速说出缘由……就像李老师说的“现代人变得不宁静了。旧时最常拥有的静谧,已经变成一种奢侈。”李老师在与人沟通的时候经常停顿,因为他一直认为心灵和情绪的交流都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最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小小的船》“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那么空灵、闲适的画面却很少真实感受。直到一个周末的晚上,匆忙回到老家的孩子激动地喊着:“妈妈,快看满天的星星”。我这才抬头望去,浩瀚星空之下,明月皎皎,真如叶圣陶先生所描绘的以月为伴,以星为友,畅游蓝天的浪漫画面。这一刻,我感慨万千,当我们等待孩子回答问题时、当孩子吵闹时、当孩子辩解时,我们有意识地停顿三到五秒,整理自己的好心情,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也许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教育者的幸福,在于一路行走,一路花香。教育者的重担,也在于这条路无法重来,任重道远。和李崇建这位智者的谈话,也不只停留在书中,他对我的教诲和启迪,会让我终身受益。始于阅读,终于行动。让我们带上书籍,从心而教,为爱而行,一同为教育梦想谱写新的篇章!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