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椅圈镇] 发挥“五老”余热 助力乡村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东港市椅圈镇李家店村地处椅圈镇北部山区,有**个村民组,人口****人,过去是一个贫困村。近年来,镇村关工委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引导具有技术特长的“五老”志愿者,针对本地适应栽培草莓特点,从种草莓致富入手,实行老帮青、青带青,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使李家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年,全村建设草莓大棚***栋,年产草莓****余吨,产值达*.*亿元。****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产产业亿元村”。老专家,情系乡村促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为盘活技术“存量”,激活人才“增量”,我镇关工委的“五老”骨干以老带新形式,引领青年人在家门口“土里刨金”,走上了草莓致富路。镇农业土专家于维盛同志多年在培育、管理草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充分发挥懂技术的优势,在当地宣传建大棚栽培草莓的致富经验,带动全村建棚种草莓致富,改变全村的落后面貌。在他和村民的不断实践中,率先尝试冷冻苗技术,让草莓苗早形成花芽,早开花早结果,提前了草莓的上市时间,提高收益。此外,他还为村青年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共**余场,培养了许多青年技术人才。这些人大部分都活跃在草莓生产第一线上,技术研究和生产效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五老”骨干,老有所为谋发展。近些年,李家店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草莓包装点和冷冻库,年创收**万余元。镇关工委依托李家店村的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五老”骨干的人才引领作用,召开“五老”骨干工作会议,扎实推进老帮青、助发展、促振兴行动。对于返乡创业青年,“五老”骨干无偿给予技术帮扶,引导青年发展特色产业、创办家庭农场,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学习技能知识。****年至今,全村人才返乡共计**余人。“五老”骨干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引导青年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