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河南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河南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年河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城市市辖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城市建设、创新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年,河南**个省辖市市辖区总数为**个,其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占市辖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随着建成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持续推进城市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充裕的发展和生活空间。****年,河南市辖区常住人口****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年七人普数据显示,全省市辖区常住人口为****万人,市辖区**-**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为****万人,占市辖区全部人口的**.*%,比全省平均比例高*.*个百分点,各省辖市市辖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为**.**年,均高于等于全省平均水平。河南市辖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年龄结构合理,受教育水平高,为城市乃至全省未来的创新驱动、优势再造等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基础。二、经济发展保持韧性****年,河南市辖区经济保持韧性发展。在多重压力挑战下,全省市辖区生产总值取得*.**万亿元的成绩,比上年增长***亿元,按不变价保持*.*%的增长,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市辖区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市辖区以**.*%的土地面积产出了**.*%的生产总值、**.*%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仅为全省**.*%,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经济结构稳健。****年,全省市辖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占生产总值的**.*%。市辖区制造业保持发展活力,第二产业基础夯实,是河南发展未来产业、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保障;第三产业占据优势地位,是河南市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消费驱动持稳。****年,全省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亿元,占全省的**.*%。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销售额为****亿元,占全省网络销售的**.*%,占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汽车类消费****亿,占全省汽车消费的**.*%,占市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消费成为经济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场景不断拓展,线上消费引领社会消费方式。三、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凸显****年河南市辖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市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占比较上年提升*.*个百分点,创新发展投入得到不断提升。****年,市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其中,有研发费用的****家,占比达到**.*%。全省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市辖区为****家,占全省的**.*%。河南市辖区在发明专利申请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的创办认定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全省创新发展中起到引领集聚作用。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年,河南省市辖区在市政公用设施上保持较多投入,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市辖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年末实有道路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为***公里;年末排水管道长度*****公里,比上年增长*.*%,年末公共供水管道长度*****公里,比上年增长*.*%;公共供水总量为**.**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天然气供气总量为**.**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道路交通的发展,提高了居民出行和城市运转效率;给排水管道的延伸,提升城市给排水能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内涝预防能力;供水供气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和企业的生活生产需要。基础设施的加强,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韧性。五、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年,河南市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亿元、教育支出***亿元、卫生健康支出***亿元,三项支出占比达到**.*%,特别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较上年增长**.*%。从教育看,****年全省市辖区教育支出***亿元,占市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上年提升*.*个百分点;市辖区幼儿园****所,小学****所,普通中学****所,分别增长*.*%,*.*%,*.*%,各学段专任教师数分别比上年增长*.*%,*.*%,*.*%;幼儿园在园人数***万人,比上年减少*.*%,小学在校学生数***万人,比上年增长*.*%,普通中学学生数***万人,比上年增长*.*%。与上年相比,城市市辖区各类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医疗看,****年河南市辖区有医疗卫生机构数*****个,比上年增长*.*%,占全省的**.*%,医院****个,占全省的**.*%,三甲医院**个,占全省的**.*%;市辖区医疗机构床位数**.**万张,比上年增长*.*%,占全省的**.*%,医生数(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万人,比上年增长*.*%,占全省的**.*%,注册护士**.**万人,比上年增长*.*%,占全省的**.*%。市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数占全省的比例与常住人口比例基本一致,群众的基本医疗需要得以保障;医院数、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占全省的比重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基本分布在市辖区,高水平医疗机构较为集中,医疗资源富集效应明显;全省市辖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护士数分别为全省*.**倍和*.**倍,市辖区内优质资源丰富,医疗水平更高,更好满足群众高质量医疗需求。六、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年,河南市辖区的社会保险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受益人群持续增长。市辖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全省市辖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比上年增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万人和***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和*.*%;全年全省发放城市低保金**.**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万人,每位城市低保对象平均发放低保金****元,比上年增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较快增长,使广大职工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低保金水平的提高,彰显社会保障兜底工作水平的提升。七、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河南城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年河南市辖区绿化覆盖面积**.**万公顷,比上年增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公园绿地面积*.**万公顷,比上年增长*.*%,公园绿地面积占绿化覆盖面积的**.*%;****年全省**个省辖市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浓度年均值评价水质级别为优的有**个,比上年增加*个,级别为良好的有*个;全省城市昼间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为**.*分贝,比上年下降*.*分贝,质量评价等级保持二级,其中城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的城市由上年的**个增加到**个,三级的由上年的*个减少为*个。绿化覆盖面积不断增加,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公园绿地面积同步增加,给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放松空间,高品质的水源地水质保障了城市饮水安全,环境噪音的改善使群众工作休息环境更加静谧,城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年河南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但从全省看,大中小城市市辖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总量GDP超千亿的市辖区只有*个,并且都在郑州市,**个市辖区GDP都在***亿以下,经济规模体量较小,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党的二十大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在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加快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科学配置城市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打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公共卫生防控和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人民安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壮大创新产业,大幅提升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建设特色文化生态,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出处:河南统计局,作者:城市发展调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