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堰镇:用为民办实事的“温度”,温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的保障成了亟需破解的“难题”。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张堰镇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开展调查研究,用为民办实事的“温度”,温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心。张堰镇目前有不少在建工地,建筑工地工人流动性大、对工会认知度偏低、该有的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为深入贯彻全国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议精神,紧扣“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目标要求,张堰镇总工会瞄准这一现象,跨前一步落实举措,全力探索解决工地职工入会问题。镇总工会利用工人中午休息时间,走进工地现场解读工会便民政策、制作发放《加入工会好处》等宣传手册,让工人充分了解工会的职能和作用,吸引职工主动入会。同时,进行线上线下双向推进职工信息排摸,针对已备案的大型工地,通过在线系统与实际名册进行比对调整,锁定入会对象;砂石场、集中居住点等零散小型工地,则联合镇规建办逐个上门采集信息。而对于刚筹建的工地,及时上门宣传工会政策,确保工人进场即入会;建设过程中的工地,通过“扫码入会”填报信息,从而全部纳管;已接近尾声的工地,坚持将留在工地善后的工人一并纳入工会系统。另外,根据工人流动情况实时动态调整,及时做好会员转入转出的对接。“我当建筑工人这么多年了,第一次碰到工会组织来工地宣传,我们平常都接触不到这些,手机都用不利索,他们还帮忙扫码填写信息,让我顺利加入了工会。”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在建工地工人张国华表示。经统计,镇总工会已顺利纳管镇域内***名建筑工人,职工动态入会率达到***%,切实保障了建筑工人的应享权益。镇总工会始终以“办好惠及职工群众的实事”为目标,扎实推动各项暖心服务升级。开展安全宣传进工地活动,向镇域内建筑工地职工发放《防震减灾自救知识》《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手册》等宣传资料,时刻提醒工人们“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天”。为丰富工人们的日常生活,镇总工会在建筑工地空地上搭建了一个屏幕,在傍晚工人休息时间播放露天电影。延伸工会服务阵地作用,在工地现场开展健康咨询、血压血糖监测等健康服务。“平时很忙,好长时间没有看过电影和检查身体了。”“工会这些服务蛮好的,经过体检,我知道了血压有点高,平时要多加注意了。”这些服务举措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传递了工会大家庭的温暖。除建筑工人以外,以快递、外卖小哥为主体的一些新就业群体由于流动分散、用工关系复杂等特点,在入会管理上同样存在一定困难。对此,镇总工会以点及面,总结了建筑工人纳管入会的成果,全面排摸并纳管了镇域内**名快递、外卖小哥,并免费赠送C类保险,让这些新就业群体随时进“家”。中通快递员顾振高兴地表示:“这次入了工会不但能享受维权帮扶服务,还赠送了保险,终于有了保障。”镇总工会联合镇党群中心、综治中心等部门举行了“小哥有话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圆桌会,快递网点负责人、快递员、外卖员代表等参加活动。“因工作的特殊性,日常用餐仓促,没有经济合适的用餐地方。”“张堰老街周边送快递停车较困难,任务又重,没有合适的休憩处。”圆桌会现场,小哥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他们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根据收集到的问题,张堰镇将临街药房、电信营业厅、居委会等公共场所设置为爱心接力点(站),为四处奔波的“小哥们”提供歇脚饮水的场所。“天气冷了,平日里喝水太少、饮食不规律,我想要一个大大的保温杯。”“我想要一个电饭煲。”“我想要一条被子。”为进一步强化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保障工作,张堰镇面向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了微心愿圆梦行动,还派发了慰问礼包,让他们从“送货人”转变为“收货人”。“能加入工会组织,心里特别激动,身在他乡也有了归属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在哪里,工会组织就跟进服务覆盖到哪里。张堰镇将继续推进落实各类保障措施,以实实在在的便利,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