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化改革丨熙岭乡:全方位培养 助力村干部成长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熙岭乡着力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坚持学思一体,夯实理论基础。按照“因需开班、一技一训、农科教结合”的理念,积极搭建“理论、流动、红色、田间”四大课堂,采取乡村干部上讲台、支部书记上党课、观摩实训现场教等多种方式,举办“头雁领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期***余人次,有效提升村干部理论水平。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选派**名村干部前往仙山牧场、下马溪革命根据地,开展“寻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等活动*次,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注重践悟同步,提升工作能力。坚持“理论培训+实践指导”“考察交流+借鉴运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讲代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依托干部夜谈会,开展“头雁讲堂”“乡村振兴沙龙”等活动*场,引导村干部轮流上台分享工作经验,进一步掌握工作方法、熟悉业务技能。建立“导师帮带工作机制”,择优选择领导干部、优秀村干、乡土人才等**余人担任帮带导师,形成“导师库”,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精准帮带**名村级干部,有效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突出奖管互促,激发干事活力。建立村主干差异化绩效考评体系,以村级党组织建设检查为契机,联合乡纪委、党建等科室负责人组建检查组,以“直插一线”的方式考察村干部日常工作表现并形成**余份检查台账,对*名工作表现欠佳的村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推动履职尽责。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定期开展村主干“暖心体检”“安全保护伞”等“护航”行动,组织**名村主干进行健康体检,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集中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干部*名,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