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格+”探索农夹区蝶变之路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农夹区治理服务,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也是群众诉求较为集中的热点区域,淀山湖镇强化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创新推动“网格+人居”治理体系建设,探索农夹区治理新路径。 杨湘泾村周家泾、王土泾自然村作为农夹区典型,区域内现有总户数***户,常住人口****人。淀山湖镇根据实际情况,从群众需求出发,以“网格+”模式,立足“小网格”,发挥“大作用”,深入探索半小区化管理新路径,以网格赋能,推动新时期农夹区治理服务工作新格局。 网格赋能树导向,农村小区见雏形。坚持“党建+网格+人居”同向发力,将村党组织与网格化工作相融并行,建立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实行“*+*+N”的人居环境包干制度,积极开展网格常态排查和社情民意走访,从党员带头示范到网格助力共治,从“清理乱堆乱放”到“合围规范管理”,抓好村里大小事、关切村民冷暖情,有效形成“美丽村庄靠大家、家家都是东道主”的环境治理集体共识。 网格赋能增优势,乡村面貌提颜值。建立群众“急难愁盼”心愿清单,打造“网格大小事、村民大家说”的常态议事平台,制定落实契合村庄建设、村民意愿的优化措施,提升村庄公共环境品质和公共文明建设。将村庄闲置菜地规整成“小菜园”、设置村庄车辆门禁管理系统、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等,有力解决“停车难”“人员管理难”和“整治反弹性大”等热点问题,落实好“半小区化”常态管理,扮靓村庄“原生态、新生活”的美丽环境。 网格赋能添活力,基层治理再升级。开展“板凳课堂”“精网微格”月月行等活动,网格员入户传达最新理论政策、传导安全知识;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便民理发、爱心助老等“红板凳”志愿服务活动;落实推进“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坐班工作机制,记录群众反映问题并及时反馈,同时吸纳村内有威望、善管理的村民加入网格志愿者队伍中,协助推进村级各项工作落实。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