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吉林医药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第一轮通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号)》要求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深入推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原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经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 (基础医学组) 研究决定,拟于****年*月-*月举办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 (已经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以下简称论坛) ,并同期举办 **** 年“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医学基础研究创新设计论坛 (以下简称国际论坛) 。以此契机,现吉林医药学院将举办第七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论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
二、 论坛目标
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推动高等学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原始创新性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培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并加强国内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其核心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三、 论坛组织机构
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
四、 论坛类别
*.大学生医学基础创新研究论坛
展示及交流大学生为解决医学问题或以实验手段解释医学现象而开展课外科研的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大学生医学基础实验设计论坛
展示及交流大学生为解决医学问题或以实验手段解释医学现象而开展课外科研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实验设计。
五、参加条件
*.参赛对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在华留学生也可参加国际论坛)。
*.组队规则:以团队形式参加,每个队伍*~* 人(不少于 * 人,不超过 * 人) , 每位学生须在作品中有实际贡献;指导老师不超过 * 人。一般要求不跨校组队。鼓励校内跨学科组队。校赛选拔后评选限额推荐若干支队伍参加复审。
注:作品提交后,团队成员及排序、指导教师不可更改。
六、作品分类、分组及要求
(一) 作品分类
*.创新研究论坛:尚未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论文(**** 年 * 月 ** 日前处于投稿阶段的学术论文可以参加交流)以及复审直通指标作品以参赛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设立 * 届过渡期:国赛自第 ** 届大赛开始,校赛自第*届大赛开始,创新研究论坛作品要求必须至少参加过校赛的实验设计竞赛,引导从创新设计到实施、完成、形成创新结果。
*.实验设计论坛:原创性科学研究实验设计。交叉学科赛道、国际论坛仅限实验设计作品。
(二) 作品学科分组及复审推荐名额
论坛作品范畴为医学类基础研究,每个作品选择下列学科组之一申报。
本科院校:分以下 *个学科组(按作品所属学科领域) ,各学科组及亚组涵盖的内容范围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的项目申报指南设置。
【基础临床】涵盖下列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分以下 * 个亚组:
(*)呼吸、循环、血液系统
(*)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含围生医学、胎儿和新生儿)
(*)内分泌、神经系统、精神疾病、老年医学
(*)医学免疫学,医学病毒、医学病原生物与感染
(*)肿瘤学(血液系统除外)
(*) 其它、综合与交叉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 医工交叉等)
(*) 检验医学
【法医学】围绕司法实践中的生物与医学证据问题开展的相关基础研究,分以下 * 个亚组:
(*)法医病理、临床、毒理、精神等
(*)法医物证、毒物分析、法医现场等
【预防医学】涵盖环境卫生、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卫生毒理、卫生分析化学、流行病学、心理因素与健康等基础研究创新,分以下 * 个亚组:
(*)流行病学(传染病、非传染病)
(*)环境、职业、营养、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预防医学新技术与新方法(包括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研究)
【中医药学】立足中医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支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疗效和中医药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基础研究,分以下 * 个亚组:
(*) 中医基础研究创新/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
(*) 中药的药理、尤其是中药功效物质、药物剂型等基础研究
(*) 中医药相关交叉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论等)
【口腔医学】立足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前沿,涵盖牙颌面发育机制、牙颌面组织再生和修复、口腔疾病发生及防治机制与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创新。分以下 * 个亚组:
(*)牙颌面的发育机制、组织再生和修复
(*)口腔疾病病因及防治机制
(*)口腔医学相关交叉研究 (口腔微生态、人工智能等新兴研究领域)
【交叉学科】
“医学+X”交叉学科赛道支持医工交叉等医科与其它学科大类交叉的学生自主原始创新研究,重点支持有转化前景的项目,限实验设计类。
【国际论坛】“一带一路”国际论坛
支持上述 * 个学科领域的创新研究设计,限实验设计类。
复赛指标:
各校复赛推荐作品总额限 **+* 项,同一作品只能选投一个学科组(亚组)。
(*)基础临床:*+*项,其中检验医学单列 * 项。参加过往届大赛实验设计作品获复赛三等奖及以上的项目,完成研究计划、形成及发表论文的项目,鼓励参加创新研究类比赛,展示创新结果,(限)增加 * 个复赛直通指标。
(*)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各 * +*项,若校赛中此 * 个赛道的初赛队伍分别超过 ** 支及以上(官网系统记录为准)的高校,各赛道(限)增加* 个复赛激励指标。
(*)交叉学科:限 * 项,其中医工交叉至少 * 项以及其它交叉学科创新设计项目。严格审查自主原创性,实施推荐制:由 * 名校内国家级人才(要求是科技类人才项目专家)* 人、* 名校外国家级人才签名推荐。
(*)国际论坛:限 * 项,其中在华留学生(限)* 项。
(三) 作品要求
作品要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要求学生本人及团队独立完成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 实验设计作品:要求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撰写;强调自主原创性,不得抄袭或借用指导教师各类基金项目的内容,可在各基金项目的拓展方向上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材料经费预算限定在** 万元内。
*. 创新研究作品:要求学生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自主实施完成。不得抄袭或借用研究生完成的内容。
注:本论坛往届获得三等及以上(包括终审)的同类作品不得重复参加(设直通指标,鼓励参加过实验设计论坛的项目完成后形成论文、参加创新研究展示交流);获得过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类、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国家级三等奖(铜奖)及以上的作品不得重复参加。经查重,与往届获奖作品重复 **%以上取消资格。
七、论坛流程安排
* .报名:参加学校初审的团队及作品数量不限;各团队负责人登录论坛官方网站:***.******.***,注册登录后填写个人及团队成员信息,提交 * 个报名材料 (附件 * :中英文摘要完整版 Word 格式;附件 *:原创性声明 PDF 格式)。学校管理员老师审核通过后,各团队再提交作品 (附件 * :中英文摘要盲审版pdf 格式;文件名以作品标题命名)。操作指南见官网。
注:所有作品必须登陆论坛官网填报,否则不得参加复审及优秀组织高校评选。
报名截止时间: ****年*月**日**:**
学校会严格审查原创性声明及重复参加事宜,强化各高校师生监督。若发现出现违背声明的诚信问题、重复参加等问题,组委会/监督委员会经查明违规事实后组委会将取消参加资格、论坛表彰、并对相关学生、指导教师及高校进行全国通报批评。
* .校赛时间: ****年 * 月 * 日
* .地点:第一教研楼学术报告厅
*.形式:现场答辩;答辩要求与评分标准参考附件 *、*。
八、表彰设置
校赛后将根据各赛道报名团队的最终评分来推荐参加复赛团队。
九、联系人
基础医学院 刘老师:****-********
联系时间:周一到周五 *:**-**:** **:**-**:**
请各参赛团队加入QQ群:*********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