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光明街道办事处】以项目化思维为基层治理聚智增能 光明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开创新局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治理的“排头兵”“风向标”,在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提升服务质效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年,光明街道双拥社区成为顺义区第二批区域试点社区书记工作室,****年,光明街道依托“社区书记工作室”平台,以问题为本、需求为导向,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具体项目以“专题式”学习、“项目式”实践、“梯队式”培育为路径,不断探索运用项目化思维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落地各项工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专题式”学习,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自****年**月起,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紧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与路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高质量推进基层城市精细化治理”“项目化工作法”等专题内容,面向街道**个社区,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出发,通过系统讲授、案例解读、路径分析等形式开展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持续为社区党务工作者成长蓄势赋能,进一步提升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助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式”实践,打造地区服务品牌。培训期间,街道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将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与管理作为创新社区治理、提高工作质效的主抓手,邀请专家老师以“社区自治项目”为切入点,通过“集中理论讲述、方法实践、走访督导”等方式,指导各社区工作者围绕自身实际需求撰写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创新力足的项目计划书,带领各社区工作者将“学习→实践→反馈→再学习→再实践→成果展示”的方式贯穿始终,多次进行现场点评指导、总结提升。最终经过项目初审,覆盖“社区调解、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环境整治”四大领域、共*个社区项目书脱颖而出,为地区基层治理贡献了“光明样本”。 三、“梯队式”培育,深化实践结果运用。在为期三个月的赋能成长营项目实践中,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紧贴群众需求、紧盯治理重点,将各类社区自治项目分层次划分,最终涌现出如“绿港家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门店主动参与社区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提升社区门店商户参与社区治理向心力项目”、“双拥社区:老兵街巷治理服务队项目”、“裕龙六区:金钥匙调解服务项目”在内的第一梯队优秀社区自治项目,为辖区同一类别的基层治理项目打造样本、提供思路,输出了优秀的社会治理品牌和经验。包括“幸福东区:幸福?里——温暖夕阳助老服务项目”、“东兴一社区:幸福小院停车管理项目”、“东兴二社区:围墙外街巷小巷管家项目”、“东兴四社区:幸福社区调解项目”、“裕龙北区:裕龙北区志愿服务项目”在内的第二梯队社区自治项目,则为社区工作者转化工作思维、明晰服务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余项目则化为第三梯队,作为辖区基层治理的储备力量,为下一阶段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贡献思路。 下一步,光明街道社区书记工作室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的“锐利武器”,为基层社会治理聚智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