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鹿寨协商】让非遗文化在鹿寨生根开花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彩调、山歌、武术、竹编草编……我县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为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县政协深入调研,通过专题协商和政协提案积极建言献策,着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开展,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从小培养兴趣爱好,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熠熠生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覃跃是一名政协委员,工作二十多年的他走遍了全县各个乡镇,接触过各行各业的群众,他把新闻采访本职工作与委员履职紧密结合,深入基层听取群众诉求,为他们解决问题。在一次履职中,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县政协委员覃跃说:“一位非遗传承人和我说,几个徒弟都去外面工作了,没有时间回来学习,也招不到新徒弟,他担心技艺会失传。经过调研,我发现这不是个例,我县现在申报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名录*项、市级项目名录*项、县级项目名录**项,传承较好的非遗项目有*项,而有些项目因为传承队伍断层严重,已经面临消亡的危险。”当调研了解到有不少学校正在计划开设特色课程时,覃跃有了主意。他撰写了《关于深化“非遗进校园”工作,加强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建议从青少年学生抓起,做好非遗传承工作。收到提案后,县政协将此件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交由县教育局主办,县文体广旅局协办。县教育局与协办单位深入协商,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狠抓提案办理落实。县政协也成立了课题组,组织政协委员开展非遗传承保护专题调研并建言献策,让非遗项目在校园生根开花。走进江口乡中心校,记者看到学生们正在“江口梁家拳”第四代传承人黄浩铭的指导下认真练拳,左冲锤、过马一挑……大家一招一式,刚柔结合,虚实分明,尽显少年风采。江口梁家拳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清同治年间武术名家梁绍庄在南少林佛家拳基础上创立的武术拳种,后传至鹿寨江口,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梁家拳的重要一支——江口梁家拳。江口乡中心校与传承人黄浩铭合作,将江口梁家拳作为特色课程引入学校,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江口乡中心校副校长陈小芳说:“我们已经把江口梁家拳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周每班一节梁家拳课,阳光大课间也会安排全校学生练习梁家拳,周一的升旗仪式各班的梁家拳轮流展演,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把梁家拳传承好。”江口乡中心校学生钟坤灵说:“我感觉自从学习梁家拳以后,身体越来越棒,我非常喜欢梁家拳,每天都期待着练习梁家拳的时间。”黄浩铭告诉记者,梁家拳的动作套路简化后很适合学生练习,现在他已经在鹿鸣中学、城南二小等*所学校开设了课程。目前,全县学习梁家拳的干部职工及学生超过了*****人,这个曾经兴盛一时的地方拳种,正焕发新的生机。在平山镇中心校,广西山歌王秦忠平正在为学生们上山歌课,他针对学生特点编写了一些语言活泼、简单易学的校园山歌,从发声方式、音调组合等方面进行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老师的指导下高声歌唱。据悉,平山镇中心校在****年春季学期试点开设山歌课程,秋季学期进行全校推广,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平山镇中心校教务处主任欧小玲说:“我们学校的山歌课程是每周每班一节音乐特色课,此外我们学校还成立了山歌兴趣班,邀请了山歌传承人秦忠平老师亲自到场授课,在学校的重大节日或者活动中我们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山歌的表演,通过活动把山歌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今唱山歌已经成了校园里的潮流,操场上、教室里不时就会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平山镇中心校学生莫晓慰说:“我觉得山歌作为非遗,很值得我们小学生去学习,当然我也很喜欢山歌,因为我在唱山歌的时候会感到深深的自豪。”在县政协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下,在各承办单位的积极办理下,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县非遗文化传承打下了良好基础。****年,我县非遗学校队伍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鹿寨射箭比赛项目开幕式、广西非遗项目汇演南宁站等活动上展示**场次,其中江口梁家拳在多个学校作为课间操锻炼项目开展。****年**月,广西广播电视台对我县鹿寨镇城东小学非遗活动进行了播报。鹿寨县教育局局长黄坚说:“目前,全县已有**所中小学开设了四大类二十一项‘非遗’进校园课程,包括江口梁家拳、平山山歌、鹿寨彩调、中渡草编等,我们邀请非遗文化传承师傅到校内给师生授课,共开设课时***多节,受益师生约*.*万余人。”(李林洪??陈伟 肖虹路)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