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龙安区创新“非遗+”发展模式传统文化破圈出彩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龙安区加大对剪纸、秦氏木雕、马投涧贡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走访调研,大力推进“非遗+传承”、“非遗+产业”、“非遗+旅游”发展。 “非遗+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经过层层筛选,遴选出**个优秀项目参加龙安区第三批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涉及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医药等类别。邀请评审专家通过听、查、看、座谈等方式,从项目的分布区域、历史渊源、传承谱系、重要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和讨论发言,最终**个项目通过评审。 “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龙安区文广体旅局出台非遗工坊暨非遗体验场所的相关政策,把非遗工坊作为传承弘扬非遗文化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通过前期调研和考察确立了马投涧贡杏、马投涧小磨香油和龙泉秦氏木雕等*家非遗工坊。目前非遗项目马投涧贡杏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网络营销链条,开展了“贡杏采摘节”、“农民文化节”等主题的宣传活动,抖音平台粉丝量已达****余人,使我区非遗的关注度和传播热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非遗+旅游”,促进文旅融合。“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民宿、进书屋,不仅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走进昆玉山景区和雪花洞景区,非遗传承人在讲解自身项目知识的同时向游客发放并宣传景区图册,在完善景区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游客旅游的新形式。着力打造了凤凰岗生态园(凤凰山庄民宿)、雪花洞景区(山顶云居民宿)、龙洞景区(古槐民宿)*处非遗民宿,引导民宿在发展中融入非遗元素,传递龙安文旅的特色和亮点。龙图街甲骨文书屋接待国外友人**余人,非遗项目鸟虫篆传承人赵力志与外国友人分享鸟虫篆书法,深化了文化交流互鉴。 下一步,龙安区将持续秉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理念, 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展示工作融入文旅发展中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推动龙安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