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信州区:做实平时考核 激励担当作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坚持用平时考核结果与奖励惩戒、评先树优、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相结合,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奖惩机制,燃起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干事创业新局面。”信州区在各机关、镇(街道)全面推行干部平时考核工作,以分级分类考核为基础,开展正向加分和反向减分等举措,激发干部的动力与活力。
该区对各机关公务员,班子成员的科级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不仅考核日常工作表现,还考核中心工作、急难险重任务工作中的表现。
根据各领域各岗位具体情况,将重点工作任务分阶段、分项目进行细化管理,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层层分解,用一本台账明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确保所有工作任务责任到人、责任到岗、时限到点。工作中,该区将平时考核细化为“具体目标、工作职责、月报工作、季度述评、年度考核”环节,采取“周纪实、月小结、季述评、年计划”方式,根据各机关和镇(街道)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民生福祉、党的建设、“五型”政府建设、民意调查等指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给予打分,助推组织部门分阶段、持续性考察识别干部、考准考实干部。同时,建立区委、组织部、各机关党委(党组)、干部多位一体责任制,厘清干部个人职责,量身定制考核指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工作纪实,每月进行条款式小结,填写《干部平时考核履职手册》,每季度进行季度述评,采取个人述职、单位党委(党组)考核评定、公示和反馈、存档备案的流程,评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并且,用各个季度的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区管干部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
在日常考核评先选优上,“优秀”等次的干部从平时考核结果“称职”等次较多中产生,而且根据各机关平时考核工作开展情况,适当增加或酌情核减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在年度区管干部综合考核上,把日常考核“比学赶帮超”的结果,用到综合绩效兑现中,差额化发放干部个人年终绩效奖励。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上,对平时考核连续三年表现优秀的干部,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推荐挂职锻炼、内部轮岗交流、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治庸治懒和激励担当上,对平时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的干部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各机关、镇(街道)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与干部签订责任书,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措施,向单位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年底,采取群众测评、干部自评、单位领导点评、区委统一考评的方式,对干部一年来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待遇相挂钩,既营造了干部干事创业氛围,又提高了干部履职尽职和为民办事的实际能力。
“全区干部人数众多,只有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考核标准、严格考核步骤、树立鲜明导向、善用考核结果,才能遴选出一批干在平时、争在平时、奋战一线、实干担当、积极作为、德才兼备的干部。”据信州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潘华喜介绍,区委组织部以实干、实绩和实用论英雄,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德、能、勤、绩、廉”为准,把“年终算总账”变为“平时算细账”,用“加分”“加”出加速度,“减分”“减”出新动能,通过正向加分和反向减分推动平时考核,考察识别干部,为区委选人用人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和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