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泗县泗城镇:“信用+调解”助推矛盾纠纷化解走深走实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对防范化解基层矛盾的重要作用,将信用元素充分融入人民调解工作中,泗县泗城镇积极探索开展“信用+调解”基层治理模式工作,让美德信用之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引导和支持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合法合理表达诉求,促进辖区内文明和谐。
完善机制,夯实基础。泗城镇党委、政府秉承“真情服务、暖心调解”的服务理念,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不断健全完善调解组织网络,各村(社区)建立五室的工作标牌:设有*个“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室,融合司法所、派出所、信访等部门,实现“多部门协同办理、受办一体”的服务模式,同时借助区公共信用平台和第三方征信平台的信用公示、惩戒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施之以信,督促涉案企业主动履行义务,调解成功率达到**%以上,实现了全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信用合力,队伍倍增。泗城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品牌工作室,建立起上下联动、覆盖镇村(社区)、链接企业的镇、村(社区)、企业三级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解网络,发挥着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调解员队伍的培训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员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范镇推动信用管理员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纠纷调解能力。调解员+信用管理员,实现了调解专业性与广泛性的强强联合,发挥着*+*大于*的作用。
创新服务,精准调解。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综合治理。把信用建设植入调解工作,在自治、法治、德治基础上将“信治”融入其中,推进融合共治。同时通过多部门、多领域联合发力,提高企业的司法满意度,降低企业的司法消耗成本。着力推动“三变”:变“重调解”为“重预防”,筑牢和谐劳动防线;变“被动”为“主动”,破解调解预警难题;变“单一化”为“多元化”,转化案件调解思路。以信用手段有效引导和倒逼各方履约践诺,巧妙化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泗城镇将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调解”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有效发挥信用在消除矛盾、化解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切实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为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