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汉台区发展和改革局:牢记嘱托担使命 砥砺奋进抓发展 努力贡献发改力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发展和改革局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在笃行实干中勇担发展之责,在善作善成中彰显发展之为,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王局长,您好,****年区发改局牵头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和营商环境突破年专班工作,一年来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突破?    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勇: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我们坚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抓项目作为组织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以高质量项目牵引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年全市二季度项目观摩中汉台区荣获“红旗奖”。坚持高位推进制度引领,印发《汉台区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工作方案》,出台《汉台区重大项目科学决策管理办法(试行)》等*项制度,坚持“三个带头”,建立十张清单,通过周调度、月通报、季比拼,重点项目“激先督后”“擂台比武”,调动全区上下形成项目建设比学赶帮超、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通过实施“四个一批”抓项目,“三边三倒”推项目,*个省级重点项目、**个市级重点项目、***个区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亿元、***.**亿元、***.*亿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和***.**%。坚持“一年两谋划”,全年谋划储备各类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争取到中省预算内、地方专项债、津陕协作、陕南循环、以工代赈、科技计划资金约*.**亿元,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难题。在营商环境突破年方面,牵头制定《汉台区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召开“转作风稳经济增长 优服务强市场主体”表彰大会,在全市率先释放鼓励企业敢闯、敢为的强烈信号,全年新增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积极开展“助商稳企”“亲商助企”行动,先后召开民间投资企业座谈会、“家政服务+数字经济”政企早餐会,*-**月培育“五上”企业**户,超出市考区任务*%,摸排准规上服务业企业*户、梯队种子企业**户。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落地实施“企业开办”等**个“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市域内外签订****项合作协议。累计在中省市以上各类媒体刊载营商环境稿件**余篇,*个经验做法入选省市先进典型案例,去年*月汉台荣获“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称号。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在全市首家出台《物业服务和停车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挂牌成立汉台区旅游服务纠纷和物业纠纷价格争议调解专项工作站。在全区A级景区和部分社区设立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站**个,区价格认定中心被评为全国价格认定工作先进机构。    记者:王局长,除了刚才您介绍的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和营商环境突破年中取得的成效,区发改局作为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工作可圈可点,请您介绍一下。    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勇:我们统筹推进经济稳增长工作。扎实开展了“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全区“十四五”纲要的重点任务和重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切实履行经济运行监测职能,按月、季度编制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年度计划,制定汉台区推动经济运行好转的若干措施、落实凝心聚力抓发展奋力实现新突破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加强经济综合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围绕大力发展“四个经济”,牵头制定《汉台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年)》。把脉三产服务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形成《关于第三产业中优势产业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全区未来服务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一是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成秦创原汉台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省、市、区三级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汇集各类科创资源****项,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务体验;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同比增长**%,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家,同比增长**%;新认定省级瞪羚企业*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家、省级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个、省级科技试验示范站*个、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个。三是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评价登记科技成果**项,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个,获得“秦创原春种基金项目”支持*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秦创原的示范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记者:那请问一下,关于****年工作,你们是怎样谋划的?    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勇:****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十个方面抓好发展改革工作:一是全力抓好稳经济工作,做好宏观经济监测。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三是积蓄壮大发展优势,加快产业提质升级。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六是巩固示范创建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七是强化价格监测管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八是严格节能双控监管,践行绿色循环发展。九是夯实粮食安全责任,抓好粮食领域监管。十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锻造过硬干部作风。公开通用来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