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老集镇:农家“小”书屋孕育精神“大”食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老集镇积极推动农家书屋多元升级,通过“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模式,打造**余处集阅读、休闲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公益性、开放式、多功能农家书屋,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阅读活动和培训活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文化供给模式,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内生动力。本着书屋姓“农”、书屋便“农”的原则,老集镇集中对农家书屋书籍种类进行优化调整,更新、补充科学种田、智慧农业、乡村创业等方面的图书,丰富群众阅读资源,增强建设实效性,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充电站”。开展主题活动,建设思想阵地。以农家书屋为依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主题阅读等活动,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让农家书屋真正惠及群众,成为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关注留守儿童,打造童心港湾。老集镇聚焦儿童成长,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儿童健康成长的“游乐园”。以农家书屋为平台,为留守儿童开设交通、防溺水、防灾自护自救等安全常识培训,并免费为留守儿童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养、亲情陪护等关爱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吸引村里孩子们到农家书屋中来,为孩子们提供快乐成长的环境,切实解决农村留守未成年人陪伴缺失等问题。下一步,老集镇将继续发挥农家书屋的公共文化阵地作用,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农家书屋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文化阵地、精神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