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乡村振兴丨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变“智”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乡村要振兴,数字来赋能。****年,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投资**万元,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基层网格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具有基层网格数字化管理、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政务下基层的服务功能,不仅能通过数字赋能帮助群众纾难解困,也能让村干部及时了解民情,畅通民意。一网管全村 科技助力解难忧“以前反映问题总担心有没有解决,现在有了这个“随手拍”,可以实时看到自己反馈问题的处理进展情况,真是太方便了!”说起“数字乡村”微信小程序,让住在四义堂村的村民贾喜丽深有感触。近日,热心的贾喜丽大姐看到村内路旁的树枝严重阻碍了道路通行,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她迅速拍下照片上传到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上反映诉求。**点上报的问题,*分钟后村网格员就同步收到事件提醒,当天就立即着手进行了处理,事后并继续进行跟踪反馈。便捷、快速、精准的服务让村民们连连称赞。在四义堂村乡村振兴基地,村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电子屏上查找农机服务、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务工信息等内容。据悉,平台已建成乡村数字化台账,摸清了乡村数据底数,实现了对村民、宅基地、承包地、公共资产的信息管理以及五保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各类重点人员、特殊技能人员标签化管理。数字化养老 解锁数字乡村助老新模式数字化如何赋能养老行业?智能技术和手段在乡村健康管理、远程诊疗、居家照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四义堂村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一期已添加**个防跌倒监测仪,可依托“人体感知探测传感器+配套跌倒报警网关”设备,为老人、重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智能健康监测,居家养老传感设备发出告警后,自动派单至对应村级网格员,迅速就可以对独居老人开展巡护照料。“农村住户比较分散,有了这个系统就相当于有了“千里眼”。如果老人在深夜这种非正常活动时间外出或者几天闭门不出,系统会给相连的手机发出提醒。”四义堂村党支部书记齐跃飞说。“我儿子听说家里有了居家养老传感设备,对我放心不少,我一个人住得也更安心了!”**岁的村民王巧云指着家里的人体感知探测传感器笑道。同时,为了让村民及时准确了解家庭健康状况,四义堂村在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建成智慧医务室,为村民免费提供健康体检,平台自动生成家庭健康档案,十分方便。合力“微治理” 建强一线组织体系这两天,前来四义堂村委办事的村民纷纷表示,比起以前办事摸不着头脑,现在有了“综窗超柜”真的方便多了,不出村便可办理打印和复印服务。据了解,四义堂村在便民服务中心打造的“政务服务下基层”窗口,将村务“搬”进“数字化平台”,可提供学生资助、土地承包经营权首次登记、综合咨询等**个政务事项的办理和咨询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针对矛盾纠纷调解和重点信访事件,平台整合事件派单接受功能,通过手机接收派单信息,实现数字化网格治理,村干部、网格员快速调解纠纷矛盾,管控重点非法信访群体,防止人群非法聚集,有效保障村居社会治安,促进村民自治。“我们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结合*G、云计算、大数据、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打造多个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探索、创新群众诉求办理新模式,持续优化数字乡村线上互动、线下参与、群众自治、共建共享等方式,让广大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受惠者,切切实实地让“数字乡村”在乌拉特中旗落地生花。”德岭山镇党委书记李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