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漕泾镇:培育“红风筝”党建品牌 探索大型社区治理新模式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金山区亭林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亭林大居)内,现居住着漕泾和亭林两个镇多个村居的搬迁村(居)民。目前,漕泾镇已有****户村(居)民搬迁至亭林大居,安置房****套,涉及增丰村、东海村、护塘村、海渔村等**个村居,但村(居)民党员的组织关系还在当地村委会中。面对一群离土离乡的党员,如何做到“环境变了,党的宗旨教育和组织管理力度不减”,漕泾镇积极探索搬迁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新模式,培育“红风筝”党建品牌,将党员比作风筝,党组织比作风筝线,在党建引领下,依托“三变、三不变”(居住环境变了,学习教育不变;实践阵地变了,先锋作用不变;服务方式变了,为民初心不变)工作机制,让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党建引领、思想引领。面对搬迁后党员居住分散、集中活动难等情形,漕泾镇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抓牢党员教育这根“主线”。调整架构,优化形式。就如东海村,东海村在党员信息采集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排摸、梳理,全面掌握每个党员的个人信息和居住情况等,按照党员居住地将*个党支部进行重新划分,设置第一党支部(本村镇)、第二党支部(石化地区)、第三党支部(亭林大居),*个支部下设*个党小组,选优配强党小组长。党组织架构重新调整后,设置方式更合理、党员学习教育更便捷、组织形式更优化。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建立“党员联络群”“东海龙宫”等多个微信群和“短信通”,微信群全面覆盖党员群众,促进沟通的有效性和反映问题的便利性。利用平台载体及时传播相关学习要求和学习资料,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短信通”平台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把村里各项通知、重大政策等“一键发送”到每户村民家中,村民足不出户便可了解、接收最新动态消息。直达专线,送教上门。针对居住在亭林大居的党员,各搬迁村村党总支以“集中学习+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当村部召开党员大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时,东海村党总支设立“直达专线”,租车接送亭林大居党员往来村部与亭林大居之间。同时,亭林大居的党小组长每月定期组织党员以小组模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交纳党费等。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为达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各村“两委”班子、青年党员当起了志愿者,为老党员和行动不便党员开展“送学上门”,让每一名党员不掉队、不漏学。推动党建网格化。梳理搬迁在亭林大居的党员共***名,就地就近调整党小组和党小组长。按照网格化党建工作要求,*个党小组就是*个子网格,党小组长就是子网格长,子网格长作为具体负责人,带领网格内搬迁党员认真落实党组织生活,让搬迁党员就近便捷参加组织生活。充分利用市、区、镇三级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参观、重温入党誓言、学习交流等,注重用革命思想和红色精神教育党员,坚定党员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实现共建共享。亭林大居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提供党群阵地“硬件”支撑,吸引搬迁党员群众就近参加党员活动及便民服务活动。漕泾镇动迁村(居)党组织依托党群阵地建设,嵌入漕泾党群服务资源,鼓励搬迁村(居)党组织书记活用党课形式,切实发挥组织功能和便民服务作用,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志愿服务全方位。志愿者们以“志愿全方位、服务无死角”为宗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推进,党员积极响应,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拆除违章、清理门前乱堆物、整理宅前屋后、开展垃圾分类等,在自身示范带头的同时,宣传发动周边村(居)民,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居民。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书。****年*月增丰东海、海渔、营房等六个村(居)党(总)支部负责人签署了旨在做好跨村后党建工作,加强综合治理的结对共建协议书,经六方协商确定以“共同管理”“共同服务”“共同监督”“共同提升”为内容的治理模式,共同探索以党建引领建设新社区。在居民区设立“联村办”。立足“散居变聚居”的居住形式转变,在居民区设立“联村办”,将组织服务阵地前移,组织“新居民”将“埭头风采”引入“楼道文化”,积极参与创建特色楼道,深入挖掘楼道邻里家风故事和贤人风采,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方式,树立典型,引领良好风尚。还成立了党员先锋宣传队,开展政策宣讲等文化宣传工作,组织党员带头破陋习、树新风,加快养成文明习惯。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