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铁力市“四举措”让文明实践点亮骊城之光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铁力市始终把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之举,以阵地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四项发力,让文明实践点亮骊城之光。
夯实阵地建设,铸就“文明之炬”。坚持按照“五有”建设标准整合资源,在市、乡镇、村屯(社区)三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处,实现区域内三级全覆盖。在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政务服务中心、医院等地设置志愿服务站点***处。建立“功能性”和“综合性”志愿者广场*处,依托美术馆、骊城书苑、禁毒教育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建立文明实践点**处,着力构建“**分钟文明实践圈”。注重互联网线上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极光新闻“文明实践频道”广泛宣传展示文明实践活动,定期上传月计划、周行动、日活动和文明实践风采展示、特色项目等,上传活动信息****余条,将线上线下阵地相融合,保障线下有活动、线上有宣传,推动线上线下互融发展。
健全制度机制,汇聚“文明之力”。制发工作方案、联席会议制度和挂点联系制度等文件*个,明确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功能设置等,组织全市***家挂点联系单位与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发挥部门优势特长,推动“阵地联建、队伍共用、技术指导、资源共享”。目前,共开展结对共建志愿服务活动***次。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在“掌上铁力”平台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利用“极光新闻”APP、“龙江志愿”公众号和社区志愿服务微信群进行“点单”,建立“线上征集线下办理”服务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定制化”,满足群众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需要。目前,共接收“点单派单”服务***单,有效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更好对接百姓需求,让志愿服务活动更贴心、更便民。
强化队伍建设,助燃“文明之火”。充分结合各部门职能,成立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等“*+N”志愿服务队,广泛吸引全市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加入其中,确保志愿服务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共组建***支志愿服务队,平台注册志愿者共*****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小时。同时,开展集中培训活动,将文明实践重大意义、基本目标和深刻内涵、服务技能和方法等内容纳入志愿服务培训中,不断优化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先后邀请党校老师、省志愿服务基金会秘书长现场授课指导,全面提升志愿者素质能力,促进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目前,共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场(期),参与志愿者****人次。
打造志愿品牌,绽放“文明之花”。着力打造“爱撒骊城”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关老爱老”“文化惠民”“文明交通”“扶贫助困”等**项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始终坚持文明实践与市委中心工作高度结合、深度融合、紧密配合,深入推动志愿服务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庭院打造全域精品。年初以来,共开展“爱心助老献真情公益善举暖人心”“骊城相伴爱暖骊城”“春暖花开忆清明”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次,参与志愿者*****人次。****年度,共有*项志愿服务项目在伊春市“优秀志愿服务”系列典型中荣获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项志愿服务项目在伊春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铁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在伊春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荣获全省“五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贡献单位(个人)*人、优秀志愿者*人、优秀志愿服务社区*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