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唯一! 经开区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人民日报客户端****年*月**日报道: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确定**个城市和**个产业园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天津经开区成功入选,是天津市唯一入选的园区。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旨在聚焦实际问题,明确协同目标、探索协同路径、创新协同管理、引领协同技术,加快形成一批效果好、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案例,将有力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试点园区工作自****年*月开始,试点周期为*年。天津经开区产业结构特点突出、减污降碳基础扎实、政策要素保障有力,有利于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管理泰达样本。产业结构特点突出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天津经开区已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以及现代服务业,形成了*+*的产业格局。天津经开区秉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在不断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的同时,也在加大力度培育促进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基础。在“十四五”生态文明发展规划中,天津经开区明确提出打造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区,****年编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年天津经开区携区域企业加入世界经济论坛“产业集群向净零转型倡议”,成为我国加入该倡议的首个国家级开发区、首个综合型产业园区。目前,天津经开区谋划实施重大绿色项目**个,预计总投资超***亿元,绿色产业持续聚集。减污降碳基础扎实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成果显著。在排污减碳方面,目前经开区“煤改燃”工作累计减少煤炭消耗**万吨,年减少颗粒物排放*吨、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吨。在能源梯级利用方面,经开区谋划引入东区周边热电厂余热,开展腾讯等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充分利用千万吨级LNG接收站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冷能空分、分布式能源、冷热互供、智慧电站、冷能发电等项目,打造国内首个冷能梯级利用示范区。其中,经开区将把东区周边热电厂余热引入区域供热管网,每年可为用户提供**万吨蒸气,大幅降低区域采暖能耗。在原料替代和工艺减排方面,经开区推动区域企业积极开展源头原料替代。凯诺斯完成了能源替换,铝酸盐燃料油更改为天然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吨,与使用燃料油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政策要素保障有力为激励园区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年,天津经开区编制并发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并设立“泰达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亿元激励企业节能减碳,对资源综合利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绿色发展项目、绿色建筑项目、清洁生产改造、加氢站等项目予以补贴。截至目前,经开区共补贴节能环保类项目近****余个,补贴金额逾*.*亿元。目标任务明确 推动试点取得成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天津经开区将坚持目标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减排技术路径、创新管理体系、协同政策激励等方面持续发力。****年,经开区将结合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开展,开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修订工作,补充制定减污降碳补贴资金。同时,经开区将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机制,开展减污降碳的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一批减污降碳技术,支持以一汽大众及一汽丰田为代表的汽车制造行业、以渤化化工发展为代表的石化化工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一批有代表性的绿色低碳项目,以环境高质量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之路。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