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本市新添一高品质绿色空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前,沙家浜路南侧、白茆塘北岸的滨河绿地正式向市民开放。这块入选****年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建设***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名单的绿地为琴湖片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处可观赏、可远眺、可运动、可休憩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月**日上午*时多,沙家浜路南侧滨河绿地,不少市民正在享受悠闲一刻。在健身区,附近居民夏阿姨正在锻炼身体。她告诉记者,过去那边也是一片绿地,但配套较少,只有一条小道可供附近居民散步,她平时也就偶尔过去逛一下。这次改造不仅对绿化和步道进行了提升,还添置了很多健身设施,不同节点还有各具特色的小广场,座椅、公厕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如今不管是休闲还是健身,她都会选择去绿地。市民周先生漫步在步道上,当天他步行路过绿地,看到环境颇佳,忍不住步入其间,欣赏沿路风景。绿地上最吸引人的是在原白茆塘水闸区域重建的范公亭,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此前他不知道那里曾有范公亭,也不知道范仲淹在治水方面所作的贡献。“绿地改造过程中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这样不但让绿地独具特色,也为市民群众学习文史知识提供了机会,丰富了绿地的功能。”王先生希望建设部门在改造绿地的过程中多发掘历史文脉相关内容,进一步拓展绿地游园的内涵。
沙家浜路南侧滨河绿地南临白茆塘,北面琴湖,东接新世纪大道,西依海虞南路琴湖路,用地范围全长约*.*公里,为西宽东窄的带状绿地,总面积约*公顷。该区域原有绿地建设年份久远,绿化退化和设施破损较严重,景观品质与周边区域不协调,亟待进行绿化景观整体提升改造。去年,市住建局启动改造工程,创新开展“绿地+文化”建设,同时启动绿地建设和范公亭恢复重建工作,进行绿化景观整体提升改造和白茆塘治水历史梳理,赋予绿地更多文化功能。据市住建局绿委办规建科科长屈尔蓉介绍,在对绿地改造的过程中,市住建局重点强化了景观节点设计,重塑绿地的活力功能,同时根据绿地周边的环境特点,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绿地南侧自然河岸的资源,建设了滨水景观,贯通沿河景观步道,构建了东西融合的滨水生态绿道。在绿化设置方面,住建部门保留了绿地内原有的马褂木、榉树、大香樟等树木,通过增加花灌木、色叶树,搭配种植各类槭树科品种,在保持绿地视野通透的同时增强绿化层次变化及季相变化,进一步丰富绿化林冠线。为了提升场地文化形象,市住建局充分挖掘相关历史典故,根据范仲淹首浚白茆塘故事,在绿地中重建范公亭,并在绿地沿线布置文化标识,使文化历史与绿地有机融合,不仅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空间,也为琴湖景区商业区和周边居住区增加了一个自然、文化和生活的交融地。
自****年起,“建设***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连续两年被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本市在重点推进“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的同时,根据城市发展需求,从完善园林绿地空间体系、提升多元功能及服务水平、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入手,每年通过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城市绿道、立体绿化等,让居民能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构建功能齐全、景观多样的公园绿地服务体系。除了沙家浜路南侧滨河绿地,黄河路衡山路口袋公园此前入选****年“乐享园林”名单。去年,本市新增口袋公园*个,改造道路绿化****平方米,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