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稻油”“稻麦”轮作,良田种粮好“丰”景 ——威远县镇西镇川主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小记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整理田埂 图片附件施工现场近两天,威远县镇西镇川主村村民吴新文和大家一起,忙着对村里的山坪塘进行清淤扩容、加固硬化塘埂,为春耕提前蓄水。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完成了道路、水渠等工程的扫尾工作,将当地一块块“巴掌田”变成“连片田”,一丘丘“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田园蝶变满目新。据悉,镇西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年*月开工,涉及*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改造提升*.*万亩,总投资****.*万元,亩均新建投资****元,改造提升****万元。其中,川主村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改造提升*.*万元,总投资***.**万元。 川主村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复垦复种相结合,同步提升配套设施水平,促进农业产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以筑牢“耕”基,绘就新“丰”景。 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川主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构建“建前、建中、建后”全过程参与机制。建前征求群众和经营主体意见形成建设方案,建中发挥群众和经营主体监督作用确保工程质量,建后邀请群众和经营主体参与验收,保证田型调整、工程设施等符合后期生产需要,坚持“为民而建”“为用而建”。 建设过程中,落实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结合现实条件和产业需求,合理布局田网、渠网、路网,调整田型****亩,建设渠道*.*公里、泥结石路*.*公里,布设下田通道***处,整治山坪塘**座,新建蓄水池**口、提灌站*座,保证能排能灌、宜机作业。坚持生态理念,采用生态夯土、生态护坡、生态修路的方式,最大限度保持农田绿色生态。 同时,村上引导业主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发展粮油生产,采取“稻油”“稻麦”轮作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依托镇西食品工业园,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升粮油生产附加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收,确保良田粮用。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川主村不仅注重建设速度和质量,而且上下同心,创新管护机制,按照《威远县农田建设项目管护实施细则》要求,坚持“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压实“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受益农户”管护责任。此外,还积极发挥项目建设“地租溢价”效应,将增加的土地流转收入**%作为村集体管护基金,用于公共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实现建成一片、管护一片、受益一片。(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静文/图)县政府办内江日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