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不考试的期末,如何评价?看看宁海这些学校期末“乐考”有什么花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宁海各校悄然改变传统期末考试形式,低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而是将学科知识融入“游戏”中考察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这种“无纸化测评”即为“乐考”。快,一起看看这学期的“乐考”吧!考出传统味“同学,拼一串‘甜蜜’的糖葫芦,可以吗?”“马上就来。”说话间,水车小学二年级学生若萱根据“甜蜜”的拼音,在糖葫芦道具中找齐了相关的拼音字母,麻利地穿成一串,递给了老师。“你很棒,给你盖个星。”这是水车小学开展的“乐学乐考 萌龙闯关”乐考活动的一幕。这次乐考设置了“珠连音色”“糖珠速算”“抽签拨针”等关卡。每个关卡的题目都藏身在年味十足的糖葫芦、红包、贺卡等道具中,给参与的学生创造了浓浓年味。“你集齐五福了吗?”“差一个‘创意福’。”这几天,华山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们也通过“闯关”形式完成期末考。学校将体育场馆分为五个不同区域,分别开展“传福承”“智慧福”“健康福”“创意福”“勤劳福”五个项目的活动,每个项目都和龙元素挂钩。如“创意福”项目中,学生需要参加“画‘龙’点睛”的绘画游戏,制作一张富有春节特色的龙年贺卡。不仅考察孩子平日所学,还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乐考,考出融合性在潘天寿小学天明校区,孩子们变身“购物小达人”,拿着任务卡在学校内各个“摊位”前购物,兴奋之余,孩子们在“超市”货架旁尽显智慧,将语文、数学中的口语交际、加减乘除等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次任务驱动式的综合主题实践活动,融合语、数等各学科知识及核心素养,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开展乐考。围绕“趣味题+乐考行+多元评”这一主旨,桥头胡中心小学对语文、数学、体育、劳动等学科进行整体设计,精心策划了有趣又富于挑战的乐考项目。比如,“数我行”项目,设立了说一说、拨一拨、算一算等环节,考查数学、语文的综合能力;“语新年”项目,设立了朗诵、写作、画贺卡等环节,考查语文、美术的综合能力。桃源小学的学生们则变身成小萌龙,参加了“小桃子跃龙门”的主题活动。活动有“我会踢、我会画、我会扔、我会整”等项目。在“我会踢”环节,小家伙们用踢球的方式选词,展示他们的拼音、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朗读、背诵或解释成语等任务,才能获得奖章。结束后,老师们给每个孩子颁发了“跃龙门通行证”,表扬他们在各个项目中的努力和进步。考出期待感“声音很响亮,读得不错。”面对老师的表扬,金阳小学一年级的夏夏扬起头,羞涩地笑了笑,与此同时,测评报告上,老师打下了*颗星。“妈妈还不看好我,说我可能拿不到所有星星,这下她没话说了。”夏夏兴高采烈地跑开了。这是金阳小学一年级期末语文趣测活动的现场。测试中,有的孩子读得慷慨激昂,有的则读得磕磕绊绊,但是关卡中获得星星的标准,能够识字并不是最重要的,声音响亮清楚,也是考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告别过去试卷测评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孩子们从实践中汲取力量,在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鞋带在鞋子上飞快地穿梭,穿孔、对齐、抽拉、熟练地打好蝴蝶结一气呵成……“完成了!你瞧!”星海小学一年级学生思彤快速系好鞋带,露出自信的笑脸。星海小学老师们特别设置了劳动技能考场,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观澜小学则举行了“趣味无‘纸’境 智慧大闯关”乐考活动。每个孩子都会领到一张“游园卡”,涵盖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道法等各个学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设计了“快乐百灵”“立定跳远”“叠衣服小能手”等项目。孩子们在闯关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邂逅着学习的乐趣。“老师,你看,我多厉害,我是*个A呢!”孩子们幸福满满的笑容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