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绘就新图景 乡村更和美乐清三地入选温州市“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雁山之南,抬头望山,低头观水,空气里满是负离子的味道。上周末,市民王先生一家在位于芙蓉镇包宅村的雁南左舍森林康养度假基地享受了一段慢时光。雁南左舍的创始人是包宅村新乡贤——余供益。****年春节,在外经商的余供益返乡时,发现儿时玩耍的乡野田间风光秀美却鲜有人迹,便萌发了投资建设精品民宿、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修建道路、保障水电供应、完善排污净水……就这样,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总占地面积约***.**亩的雁南左舍建成了,盘活了山、河、湖、林、田等丰富的农村生态资源,发展成为集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自此,包宅村村容村貌实现了华丽蝶变,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村民们在本村实现了就业,提高了收入。雁南左舍立足村庄自然禀赋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很好地践行了“两山理论”、扎实推进了“千万工程”,极大地助力了村庄迈向共同富裕,于日前被评为温州市第六批“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共**个)。同时上榜的,还有乐清市的万清堂木雕艺术馆和中雁艺术博物馆。万清堂木雕艺术馆位于虹桥镇河深桥村,由西藏地区浙商元老、河深桥村新乡贤万炳齐投资建设而成,是集“设计创作、展览展示、交易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木雕展馆,也是乐清市近年来打造的重点“乐商回归”项目。“建设万清堂,是想助力乐清木雕业的升级和发展、提升乐清木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万炳齐介绍,万清堂致力于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并结合旅游市场,吸引乐清本土的木雕从业者、投资者与消费者从周边地区回流集聚,从而活跃本土木雕产业氛围,推动乐清木雕非遗文化传承,形成行业良性循环,使乐清成为全国木雕工艺与展示领域的文化高地。据悉,万清堂木雕艺术馆正发展成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先后吸引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工艺美术大师**多人参与策划、设计与创作,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和会展中多次获奖。位于白石街道玉甑社区下印村的中雁艺术博物馆于****年落成开馆,展厅面积近****平方米,收藏了****余件艺术品,获评****年第二批省级乡村博物馆。中雁艺术博物馆的创建者、下印村新乡贤冯晓京在外打拼**年,从事收藏实践活动二十余年。他认为,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也是文化振兴,而文化振兴,离不开美育。近年来,冯晓京把自己珍藏的艺术品带回家乡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越发强烈,于是,他付诸了行动。“在家乡建一座艺术博物馆,是我叶落归根的情感寄托。”冯晓京说,建博物馆不仅是收藏,更是传播,“众乐乐”能让藏品更好地“活起来”“活下来”。未来,中雁艺术博物馆还将引进陶瓷工坊、艺术家写生与陶瓷体验基地、文创设计等文创业态,配合温州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计划,以“美育下乡”参与中雁文旅振兴乡村。乐清市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乡贤助乡兴”已成风尚,让乐清乡村振兴焕发了新气象,并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让“醉美之城·幸福乐清”的图景更加可感可及。截至目前,乐清已有温州市级“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个。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