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我市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下午,我市召开****年重点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专场。市残联副理事长周景峰介绍我市****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与“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两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学凤介绍我市****年“提高弱势群体保障能力,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年,市残联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全市残疾人工作目标管理,建立台账,层层抓落实。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持续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全市****名*岁-*岁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现了由项目实施向制度化保障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市残联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为契机,提高全市残疾人培训持证创业就业率。市残联结合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需求,积极谋划专业与学时,制订培训方案,开展保健按摩、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中式面点等各类培训项目。通过培训,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为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奠定了一定基础。市残联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大电子商务与直播带货培训力度,开拓了残疾人居家就业的新渠道。****年,全市共为****名残疾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新增技能人才***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新增高技能人才**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年,在全市民政系统积极努力与全市财政系统大力支持下,“提高弱势群体保障能力,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民生实事于当年*月顺利完成。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助水平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再次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均等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月以来,我市开展了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规范低保准入条件,优化“单人保”政策,完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机制,落实刚性支出扣减和渐退期政策,实施非本地户籍人员救助,加大对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因病致困人员、因疫因灾遇困人员等的临时救助力度,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最大限度拓展社会救助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年,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万人,按照新的保障标准,全市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资金*.*亿元,有力有效兜牢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近年来,我市连续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农村低保标准与城市低保标准相比,占比由****年的**%提高到****年的**%,城乡之间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