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棠下镇乐溪村种植红葱、发展文旅产业 香了饭桌 “香”了生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图片附件乐溪村村民刘秀娥正在选摘红葱。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邓少军 要想饭吃得香,就要菜炒得香;要想菜炒得香,就要有葱蒜。 紧抓我市推进“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发展契机,路修到“家门口”的蓬江区棠下镇乐溪村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一手种粮,一手种红葱,既守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又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增收,香了别人的饭桌,也“香”了自己的生活。 全村***户村民种了红葱 冬季寒风凛冽,正是红葱上市时。去年*月栽种的红葱,已于去年**月左右开卖,上桌的时间可以持续到今年*月。 *月**日下午,乐溪村田野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在自家的红葱地里,**岁的村民刘秀娥冒着寒风,正在选摘红葱。 一眼望去,田里一片绿油油,每棵葱只有葱根部位是红色。刘秀娥从每一棵生长茂盛的红葱里选摘好葱,但不会整棵拔起。 乐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执行董事陆家荣说,红葱种植一次,可以选摘四五次,实现反复生长。 弯腰选摘红葱的刘秀娥,不一会就选出一大捆葱。选出来的葱,她用绳子轻轻捆好,每捆葱约*.*公斤,然后放在一个装着少量水的大盆子里。选摘出来的红葱,不用洗,不粘泥。刘秀娥说,收红葱的人会在*月**日早上把红葱收走。“平常都是早上摘早上收,这两天天气太冷,客户怕冻着我们,让我们下午或者傍晚来选摘。”她说。 刘秀娥种的红葱田有***多平方米,有些红葱已经被她选摘了*次。站在地里,她甩了一下被北风吹得凌乱的头发说道:“客户收货价格根据市场变动来,不是很稳定,每公斤有时是*.*元,有时是*元。”乐溪村也有些村民选择自己到市场卖红葱,记者采访时就遇到一户,问及市场上红葱的价格,该户村民表示价格还可以,每公斤可以卖到*.*元。 陆家荣说,乐溪村有***户村民种了红葱,总面积约**.**公顷。据统计,村民每种一亩地红葱,一年下来大概可以赚*万多元。 多措并举为村民生活“添香” 乐溪村底子薄弱,因为没有工业,在棠下镇各条村里,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在市、区两级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背景下,去年**月**日,全长约*.*公里的华盛路西延线全线通车。这条路一头连通江肇高速棠下出入口,一头连通江沙路,这让乐溪村的区位优势一下子凸显了出来,顺利搭上了我市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顺风车”。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聚焦统筹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强调要“全面建设和美乡村。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大力实施‘广东第一田’三年提升工程,扩面提升*万亩示范区,打造全国种粮示范田,守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乐溪村大部分耕地用来种植水稻。如何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乐溪村想了很多办法。当前,乐溪村通过******,向市场推出了一项经营业务——“我在乐溪有亩田”水稻认种项目。 蓬江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蓬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乐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宋万峰说,村里逾**公顷耕地中,原来有约*.**公顷是撂荒地,通过这个认种项目,既解决了撂荒地的种植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现在村里购买了犁地的拖拉机,准备春节前开始犁地;也购买了小型的除草机、插秧机等设备,春节后,认种的客户就会过来认地了。”宋万峰说。 除了开展稻田认种项目,着眼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的实际,乐溪村正着手实施土地分类种植计划。乐溪村的农田中,有些是沙质地,不能种水稻;有些适合种植白芋头。 “我们既要完成上级交代的种粮任务,也要解决村民的收入问题。******对土地成分进行分析,形成报告。结合这个报告,我们将实施分类种植,比如有些地块可以种水稻,有些地块可以种红葱,还有些地块可以种番薯、玉米、萝卜、草莓等。”宋万峰说。 此外,乐溪村结合村里的资源,正着手实施一些休闲娱乐项目,比如利用村里的公坑水库,开展休闲垂钓项目,准备春节后试营业。同时,村里也在琢磨推出郊游、露营等休闲类的活动项目,宋万峰说:“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富民强村。” “我们还争取在华盛路西延线旁开展商业服务项目,并准备挖掘村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行红色旅游+休闲娱乐+水稻和特色种植,实施一批文旅类项目。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两年消薄进位,五年明显改变’的工作思路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文旅目标,逐步带领村民富裕起来。”宋万峰说。 对于今年的发展,宋万峰信心十足:“****年乐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多万元,争取今年增加**%。”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