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潭城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潭城乡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四精”理念,推动农旅融合,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奋力绘就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走进潭城乡坤塘村沙罗坑自然村,绕村公路干净平坦,农家小院整洁卫生,文化墙内容丰富。沙罗坑自然村位于巘峰山脚下,全村有**户***人,因形似“沙螺”而得名。****年,潭城乡抢抓坤塘村列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县级宅改示范点的发展机遇,依托巘峰山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结合农民画特色历史人文,打造“画里山乡、画境沙罗”生态引领型农旅结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把一个“脏、乱、差”的小山村改成了永潭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潭城乡坤塘村村民李济美:“(原来)整个环境好差,污水乱排,路灯也没有,路面不好走。现在搞了之后,这个路灯搞好了,路面整洁了,都通了柏油路,还有这个环境也好了,晚上出去也方便。”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潭城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村民理事会作用,宣传发动群众,征求群众意见,争取群众支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贤和理事会成员“五带头”作用,全面拆除自家庭院围墙和附属房,激发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由“要我改”变“我要改”。全村共拆除*万平米的附属房及庭院高墙,为推进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潭城乡坤塘村村民李长根:“当时这个房子我是要求主动拆掉的,为了这个道路畅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肯定要起这个带头作用,不然的话,村民都不愿意支持搞村里的建设。” 建设和美乡村,规划先行。潭城乡聘请浙江农林大学规划设计院对村庄精心规划设计,整合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衔接等项目资金和乡贤捐资,总投入***多万元,优先完成自来水工程、路网排水、村庄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提升工程。村集体回收利用村民的闲置农房,建设半亩塘土特产展销平台、画乡乐野民宿和游客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钓鱼台、农民画观赏点、网红打卡地等文旅设施。 同时,大力发展杨梅、白莲、百合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集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潭城乡坤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庆高:“原来的群众是很不理解,到现在有***°的转变,是特别的理解。因为把整个村庄的环境变美了变好了,老表对我们的村两委是特别的认可,特别的支持。同时在周末的时候,好多游客到这里来爬山,也增加了老表不少的收入。” “画境沙罗”只是潭城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潭城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突出地域特色,尊重山水自然,全力推进坤塘和辋川两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了“画境沙罗、烟雨辋川、坤塘人家、人文寨场”等一批和美乡村示范点。同时,以点带面,全域规划,乡村联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画里山乡”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名副其实。 不全的图片附件请到网址中查看http://***.******.***.cn/news-sh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