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尖下周氏家族:600年来坚持做一件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点击查看图片安仁镇天平村湖尖下自然村位于天平山脚下,明洪武四年(****)周氏家族始迁祖周赞公迁居于此,家族繁衍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周氏家族既没有出过达官显贵,也没有出过富商巨贾,但是从迁居以来,就一直传承着种树、养树、护树的朴素家风,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根植家族每一位子孙心中。在周氏家族祖祖辈辈的努力下,湖尖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村,村前村后古树名木成林,至今保存着我市面积最大的野生香榧林和锥栗树自然林。天人合一生时与树相伴 死后与树相依走进湖尖下村,在这个只有***多户***多人口的小村庄里,合抱粗的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村中留存着名为月头岗心、榅树坪、朱凸社、复兴堂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古树名木**棵,胸径*米以上的有**棵,多是南方红豆杉和银杏。这些高大的树木都是周氏先祖们亲手种下,如今他们已长眠地下,而古树像一群历经岁月、威严庄重的老人,护佑着古老的村庄。村后山上密布的野生香榧林广达几百亩,为全市面积最大的野生香榧树群。林中有全市最大的香榧树,****年测量时它的胸径为*.*米,高**米,树龄已有***多年。此外还有锥栗林***多亩,为针阔混交林。据说,锥栗林也是周氏先祖为村庄安全而种植的防护林,既可防风,又可防止水土流失,锥栗成熟时还可以摘回去充饥或药用,可见周氏先祖生存智慧和生态保护意识。村后山中的树林中还有品种繁多的野生猕猴桃,到秋季便果实累累。“乌尖天平山果多,毛桃壳榧密菠萝,绳梨木栗荔枝紫,吃饱肚皮装满箩。”当地流传的这首诗就描述了这里漫山遍野都长满各种野果的景象。周氏族人给了树木生命,而树木也给了村民们丰厚的回报。一直以来,周氏族人和他们种下的树木一起开枝散叶、生长繁衍,不但生前种树养树,死后也与树相依相伴。周赞公迁居湖尖下村后,家族便保持着“树葬”的习俗。在村东面有树龄***多年的苦槠树、枫树聚集的风水林,其中就有周氏三房太公坟。三穴坟上分别种上三棵苦槠树。现尚留存嘉靖三年(****)古坟一座,苦槠树一棵,倾斜的石碑默默立于树下。据周氏族人周观美介绍,村中树林中处处都有坟穴的遗迹,可见“树葬”这种绿色环保的丧葬方式曾在周氏家族非常普遍。休与共保护戚绿色屏障 守护一方家园当地流传着很多保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动人故事。湖尖下村的周氏族人始终矢志不渝,牢牢守护着一方树林,在他们朴素的观念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他们自已。**世纪**年代末,曾出现几次破坏山林的风潮,但周氏族人未雨绸缪,之前就封好村后直到山顶的大片山林,做到不损一枝一叶,全市面积最大的野生香榧林和锥栗树自然林才得以幸存。****年*月,在修建广季公路时,道路经过村中,不可避免地挖掉了几棵古树,当地村民心痛不已。某公社干部为了修路取土填方方便,还想再挖去几棵可以保留的古树,用树下的土作填方,遭到周氏族人的反对。双方几番交锋,最后在安仁区委的干涉下,保住了这几棵古树。****年,有人想出上万元钱购买山上所有香榧树,周氏族人不为利益所动,齐心协力坚决反对,保住香榧林。****年,有位商人对村里一棵有着几百年树龄的大柳杉树垂涎已久,几次想收购都被村里拒绝,于是串通个别村干部与当地供电站签订砍青合同,要在古树附近设立变压器,以大柳杉树影响供电安全为由要砍掉它。周氏族人集体反对无果后,为了保住大柳杉树,约定一旦发现有人想偷砍树,就敲锣发出信号,大家听到锣声立刻赶到现场。一天夜里,一伙人开着工具车,带着长锯和斧头偷偷来到村中,一下车就下手砍树。这时,锣声响起,村民们一齐涌了过来,及时进行阻止,并向安仁镇政府报告。镇政府经过调解处理,宣布砍伐古树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砍青合同无效,任何人不能砍伐,并责成破坏者出钱做警示牌。现在那棵幸存的大柳杉树旁还立着一块“留记碑”,上面写着:前辈祖先栽古树,保风水景为村坊,代代子孙保爱护,能得长青万万年,若见损坏古林树,村人都有保护权。代代传承家风化为村规民约 生态血脉源远流长植树造林、保护树木,已成为周氏族人代代传承的家风,也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最终演变成了村规民约。在村下水口榅树坪附近的永安桥东侧,立着一块清咸丰元年刻下的《永安桥碑》,写着这样的村规民约:“周族众事面订桥头坪左右不许划坭烧灰,如有犯者,罚银壹两公用。”因挖泥土会使树根外露,烧灰可能会有损树根、引起火灾,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树木生长,所以立下此约,族人一直奉遵至今。如今的湖尖下村,路修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近年来,村民自发种植的树苗有红豆杉、罗汉松、榉树、红叶檵木、红叶石楠等,这些苗木乔灌草结合、落叶常绿结合,对水土起到生态保护作用。湖尖下村在外工作的周氏族人,也总不忘家乡的生态建设,每年都自掏腰包购买树苗,为村里植树绿化。从湖尖下村走出去的周杰,在家风的影响下,他大学时选择了园林专业,之后一直从事苗木种植和园林绿化工作。每到春天,他都要向家乡赠送树苗,至今已赠送了一万多株苗木。周杰说,在他小时候,每到春天,家家户户都会带着孩子去山上种树,那时候苗木品种少,大家生活不富裕,也没有多少钱购买树苗,大人就教孩子们如何扦插杉树,这是周氏家族的传统。在亲手扦插树苗的过程中,周氏家族将爱护生态自然的家风言传身教给了下一代。通讯员 王秋蕊 周观美点击查看图片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