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两会上的富阳“好声音”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肩负着人民的嘱托和希望,满怀着依法履职的热忱与激情,在市两会上,来自富阳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聚焦热点话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市人大代表曾荣晖: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运营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的“补给站”,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今年两会,市人大代表,浙江五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党支部书记曾荣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运营的建议》,以期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曾荣晖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存在公共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据、利用率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缺乏维护、运营企业盈利较难等问题。对此,曾荣晖建议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因地制宜加快完善重点区域充电设施,着力解决公用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加快构建我市重点区域(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城际地区的公共充电基础保障网络,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水平,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让充电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化。”曾荣晖说,一方面,尽量协调统一充电控制、物理接口、通信协议三个层面的技术标准,解决车桩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尽量协调统一现有各充电桩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推动统一化、权威性强的充电桩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并多管齐下引导企业积极接入平台。此外,还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断优化智能充电平台的运维。如何提升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曾荣晖建议,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创新建设、运营、服务和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出台各类补贴、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改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重资产盈利难”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针对行业中的乱象,就项目开发、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维护公开、透明、法治化的充电桩市场竞争秩序。他还建议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不定期公布市内新投运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公开站点位置以及每个站点直流桩、交流桩的数量和功率,让车主实时、全面了解全市充电基础设施,方便新能源汽车充电,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率。市人大代表彭立忠:建议在农村地区广泛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市人大代表,万市镇彭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彭立忠一直十分关注民生话题,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在农村地区广泛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建议》。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在心脏骤停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可以有效制止猝死。“我市农村地区急救设备配置严重不足,特别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普及程度很低。”彭立忠说,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广大城市社区、医疗机构普及程度较高,但在农村的普及率极低,尽管乡镇卫生院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但当有村民突发心脏疾病时,乡镇卫生院的自动体外除颤仪几乎无法在“黄金*分钟”内用于急救,错失了救援的最佳时机。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何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彭立忠建议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地区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普及,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并配以重要标志,让大家容易发现,以保证在“黄金*分钟”内患者能被及时抢救。农村居民对自动体外除颤仪了解很少,不要说操作,有些甚至都未听说过。彭立忠建议,组织专业机构对农村地区的医务人员、部分村民进行操作培训,确保每个自然村至少有一位村民能熟练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为下一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要完善自动体外除颤仪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设备在突发情况下能正常使用。“强烈建议在农村地区广泛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掌握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的宝贵生命。”彭立忠说。市政协委员章忠梅:乡村振兴的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深耕农业领域多年,市政协委员章忠梅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生产仍将是我国农业的主流。“乡村振兴的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今年她提出《关于大力扶持小农户促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小农户?章忠梅认为,小农户对农产品市场保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蔬菜为例,据粗略估计,杭州种植规模小于**亩的蔬菜基地占总面积的**%左右,大多数规模在*—** 亩之间。但是,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土地流转费、农产品运输成本等逐年攀升,小农户缺科技、缺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弱,利润空间愈发狭窄。为此,她建议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制定更宽泛的政策范围,如“菜篮子”基地规模区级 ** 亩以上、市级 ** 亩以上,使惠农政策更具普遍性、公益性,防止出现“政策性”差别。同时,要处理好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生产的关系,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正向作用,将分散的农户有机组织起来,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通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力度,构建公司、合作社、小农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一道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章忠梅认为,小农户扶持要强化政府服务和社会帮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普惠性资金投入,如大力推广普及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参保门槛,扩大保险覆盖面等。在土地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服务的规模经营替代土地的规模经营,利用产能订单和销售体系,实行“一条龙”“一体化”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干事还需本领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市农村“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 岁以上的占**%,高中或中专以上仅占 **%。尤其是小规模农业生产主体,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此,章忠梅建议,着力培养年轻人的“三农”情感与创业激情,通过常态化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造就一批“土专家”“田博士”,从而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记者 臧一平 方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