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赣州开展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年以来,赣州市把传统村落保护融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出“党建铸魂、保护利用、群众主体、治理创新”的工作思路,以“****”行动计划为抓手,实施“典型示范、面上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路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主体的保护发展格局,打造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的赣州品牌,越来越多“沉睡”的传统村落被唤醒,在乡村振兴中被活化利用,焕发出新光彩。 党建引领 “留住”传统村落于都县坚持每个传统村落必须有“一个规划”“一支队伍”“一个故事”“一个标识”“一个机制”的“五个一”制度;瑞金市组建传统村落党员巡逻队和志愿服务队,动员非遗传承人作为志愿者,开展非遗知识和技艺传承志愿服务;赣县区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宣传、引导群众增强对古村落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这是我市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成为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战斗堡垒典型实例。 ****年以来,我市充分认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市有中国传统村落**个,江西省传统村落**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个,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个。 ——强化组织领导。印发《赣州市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各县(市、区)均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党委和政府相关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明确*名市领导挂点联系传统村落较多的县(市、区);县级落实县领导包乡挂村。开展传统村落专题授课,培训“两委”班子及驻村干部,增强基层干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意识和能力。 ——完善保护体系。组织开展*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组织*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赴省参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目前,我市**个传统村落,已完成规划编制**个,完成****栋传统建筑的测绘、建档、挂牌保护。同时,向社会广泛征集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线索***余条,其中涉及**个传统村落、***余栋古建筑。 ——推进试点建设。以“****”行动计划(即瑞金、于都、龙南*个省级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重点县,于都-赣县、瑞金、龙南-全南-定南*个传统村落聚集片区,**个市级示范村落)为抓手,围绕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传统建筑保护修缮、传统文化发展等内容,分节点、分阶段开展试点建设。目前,瑞金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试点建设共**个村落**余个项目整体进度达到**%以上。 冬日暖阳下,行走在赣南广袤乡村,具有历史文化印记的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明清古宅鳞次栉比,越来越多“沉睡”的传统村落被“唤醒”,经过打造,蜕变成风光古韵秀丽的新农村。抢救修缮 “记住”古韵乡愁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寒信古村,只见百里梅江蜿蜒而过,寒信峡谷景色迷人,这里古树参天,古祠林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山水文化、码头文化;经过修缮的古建筑,每扇门后都藏着一段历史,在飘香的客家擂茶、悠扬的采茶小调、秀美的河岸景色的映衬下,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古色文化,领略古村风光。 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加大对传统村落古建筑修缮保护的政策、资金、人员等要素保障,让古老的传统村落换上新装,守住文化之“根”,留住乡愁之“魂”。 众所周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各级形成以组织和住建部门为牵头单位,推动宣传、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广新旅等有关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形成传统村落保护的强大合力。 完善政策法规。先后颁布了《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开展赣南客家传统建筑风貌专题研究,形成《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研究》《赣南乡村建设风貌营造导则》《赣南乡村建筑风貌营造指引》,为传统村落保护、修缮等提供指导依据;注重整体性,坚持微改造、精提升,以旧修旧,着力保护古建筑,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让“记得住乡愁”成为传统村落的深刻内涵。 形成多元投入。近年来我市争取国家和省里的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支持近*亿元。作为“中国围屋之乡”的龙南市,保存***座围屋,修缮压力大,该市以举办第**届世客会为契机,争取各类资金投资*.**亿元,保护修缮传统建筑***座;鼓励企业和乡贤等完成围屋修缮**多座;******签订全省首单客家围屋保险协议,为**处客家围屋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亿元风险保障。南康区将唐江镇卢屋村、幸屋村古建筑修缮纳入示范镇EPC项目(古村落旅游开发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投资约*.*亿,共修缮古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 打好“红古绿”组合牌。全市 ** 个传统村落中,有** 个是红色名村,我市统筹红色名村建设、传统村落古建筑修缮保护、乡村旅游开发,整合资金、项目,总体规划、一体推进。瑞金市做好红色名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文章,打造“武阳村—乐村村”美丽乡村露营地、“洋溪村—朱坊村”健康休闲养生体验片区,吸引游客**万余人次。兴国县对兴莲乡官田村中央兵工厂旧址进行修缮,新建了兵工博物馆、红色文化墙、游客中心等,打造成一处现场教学、乡村旅游示范点。****年以来,该示范点接受党员干部群众*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村集体经济增收**万余元。 如今,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推动下,我市以抢救和修缮古建筑行动留住了古韵乡愁。 活化利用 焕发生机活力近年来,我市积极稳妥地探索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好创新性传承,“唤醒”传统村落,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融入烟火气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释放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让其“活”起来、“旺”起来,成为激发村集体活力和促进村民致富的强大引擎。 把传统村落蕴含的民族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引导村民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全南县在雅溪古村打造综治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设置了“旅游发展·党员在线”岗,组建了“红马甲”环境整治、“红袖章”文明劝导等实践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汲取《陈氏家训》《新赣南家训》的精华,修订了新时代《雅溪家训》《村规民约》,作为全体村民的“金科玉律”;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设置乡贤评理堂,聘请“五老”、乡贤作为评理员,为矛盾纠纷“把脉问诊”。 把传统村落蕴含的经济潜力赋能乡村振兴,培育乡土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休闲康养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致富门路更宽、腰包更鼓。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赣县区白鹭村,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保存完好的赣派古建筑,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多万元。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流转**栋房屋,发展成民宿;利用闲置校舍建成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发展红培教育;举办文旅活动,每年吸引**万余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年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万元。眼下,多形式、多业态推动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全市传统村落发展开启新局面,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 保护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我市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和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让传统村落“活在当下、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作出新贡献。(记者刘庆元)附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