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徽州区以“五色”深入谋划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扎实推进****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徽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绿富美强”新定位和“五个领跑”新要求,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作重心,以提升治理能力为基础保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七个强区”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提成色。坚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工作目标不动摇,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五控”措施,精细化、协同化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有效降低PM*.*和臭氧浓度,着力提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净水行动,积极开展丰乐水库等重点区域藻类治理,确保城市水质指数保持全省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增亮色。持续推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同步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完善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夯实基础。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加快建设望丰EOD项目,不断挖掘“两山”转化典型途径。
绿色转型发展出特色。持续优化环境要素配置,深化工业企业大调研成效,提升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和服务水平,做好项目落地环保要素保障。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谋深谋实一批生态环境资金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丰乐水库、众川河、颖溪河等重点水域水质波动、藻类易发等问题,因地制宜谋划并实施沿岸农村污水治理、岸线生态环境修复等项目。同时,围绕园区异味扰民问题,在废气深度治理、监管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系统考虑,做到标本兼治,长效常治。
环境问题整治亮底色。对历次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国家和省市警示片披露问题开展全面“回头看”,确保所有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持续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举一反三,全面自查自纠关联性、衍生性问题,确保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联动整改,全面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新一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准备。与此同时,将工程性措施与管理性措施有机结合,系统开展园区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多元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家门口”问题。
铁军队伍建设葆本色。发扬岩寺新四军和生态环保两个“铁军”精神,推进政策素养和业务水平双提升。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强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充分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走航监测等手段,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监管。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充分运用“南阳实践”成果,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水平。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强化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管,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