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开平市蚬冈镇成立强镇富民公司,拓宽村集体、村民增收渠道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开平******,拓宽村集体、村民增收渠道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 □江门日报记者严建广 春节假期以来,大量市民、游客到开平市蚬冈镇“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就餐,蚬冈镇村民梁姨在这里忙前忙后,一会擦桌子,一会端碗筷,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月底,“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开业,此后,每天都有**余位来自蚬冈镇的村民前来做工,有的负责搞卫生,有的到后厨帮忙,有的协助做地方小食……梁姨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春节假期,该剧场和周边老街、碉楼等每天都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剧场里每天卖出几百个煲仔饭。梁姨说,虽然比平时累点,但是很开心。“我嫁到这里**多年了,看到原来的电影院被重新装修成剧场,吸引很多人来参观、吃煲仔饭,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挺开心。”她说。 梁姨这份开心,离******。 整合资源谋发展 蚬冈镇基础比较薄弱,因为可利用资源较为零散、缺乏集中统筹等,该镇各村可发展资源的盘活率较低。 “虽然镇、村、组的资源比较单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侨文化、侨资源比较集中,具有可统一发掘、打造、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蚬冈镇党委书记刘飞说,“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经验,我们考虑把三级资源统筹整合起来,凝聚在一起发展”。 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再结合辖区资源特点,蚬冈镇于去年*月在江******,整合优化镇、村、组三级资源,从事文旅产业、物业出租、土地整治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及各类中小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 据了解,******成立以来,通过整合横石、南联、风洞等*条行政村收益低甚至无收益的破旧楼屋,******合作,将“破旧房”变成“黄金屋”,为*条村带来合计共***多万元的补偿款,促成蚬冈镇东和文旅商贸地块的成功收储。同时,************合作开发渔光互补项目,重新发包春一村鱼塘逾**公顷,提高村及村民小组发包收入近***%。今年*月**日正式开业的“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致力统筹镇、村、组三级资源,推动“百千万工程”,丰富提升蚬冈镇文旅产业,拓宽村集体、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带动一方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 “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领导干部的带头搞不成,没有群众支持、参与,也同样搞不成。”蚬冈镇百年侨刊《新民月报》社长周坚平说。 据了解,在活化利用“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和其旁边的碉楼——天挺楼,以及附近的黄石祠堂、老街的过程中,海内外蚬冈乡亲纷纷参与。剧场里反映侨乡生活等方面的文物、物件,剧场改造用的老旧麻条、石头,很多都是各村侨胞、村民捐赠的,他们同时还参与了蚬冈老街的一些改造、黄氏宗祠的修缮等。自“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开业以来,各村、组负责人,村民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该剧场、宣传蚬冈,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来蚬冈旅游。 为什么大家如此有热情、激情,能******?刘飞介绍说,******不仅是一个统筹整合资源的平台,还是一个共同富裕的平台,该公司由镇属******占股**%,该镇**个村经济联合社占股**%共同出资组建。“公司运营的文旅产业、物业出租等项目,利润将按照相关比例进行分配,为村集体、村民带来收益。”他说,“此外,因为有了这些项目,当地村民也可以实现就近就业、就近创业”。 蚬冈镇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目前“蚬冈煲仔饭剧场·侨文化侨心馆”的勤杂工都是各村委会发动来的。“剧场开业以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吃煲仔饭,做饭、清洁卫生等需要勤杂工,各村干部积极发动村里有劳动能力、需要就近就业的村民过来应聘。”他说,“为什么村干部这么积极主动为剧场用工着想?为什么村民愿意来做工?******是大家的,来这里做工,******服务,也是为自己服务”。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