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看,这就是美丽宿迁的生态答卷”系列报道|房前屋后展画卷,水清岸绿人欢愉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以来,宿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江苏生态大公园”逐渐从“大写意”变为“工笔画”。即日起,速新闻联合宿迁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看,这就是美丽宿迁的生态答卷”系列报道,总结报道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色做法及取得成效,生动展示美丽宿迁生态图景。敬请关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全国水环境质量息息相关,更是一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作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国家试点支持城市,宿迁深入开展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举措,大幅改善试点水体水质及周边环境,提前完成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国家试点工作任务。
 
截至目前,宿迁已完成全部**条黑臭水体治理目标,清淤疏浚工程量**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护坡**万平方米,建设拦水堰***米,建设生态沟渠**公里,铺设管道**公里,改造污水处理站**个,新建化粪池***座。在宿城区埠子镇大西村蔡庄组南侧,笔者看到一处长方形的池塘。恰逢午间,阳光温暖,一阵清风拂过,池塘绿波荡漾。****年,蔡庄组南侧池塘正式纳入宿迁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国家试点,埠子镇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的方式,对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我们利用机械清淤消除异味,通过铺设截污管道、改造污水处理站等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减量和净化,处理完毕的水再次流回池塘,主要用于附近农田的灌溉。”宿城区埠子镇生态环境和建设局局长陶雨峰介绍。
笔者还了解到,蔡庄组另外*处池塘同样属于黑臭水体,虽未列入试点,但也被埠子镇纳入治理范围。
“对*处池塘统一控源截污后,我们又铺设管涵,连通池塘,增加水流动力,让水体循环起来。”陶雨峰介绍,在此基础上,构建水生植物群落,建设人工生态浮岛,在水体底部进行微孔曝气增氧,逐步修复生态。黑臭水体治理效果究竟如何,群众的满意度是重要考量标准。“以前池塘泥沙淤积,无人清理。风一刮,空气里都是臭味,大家路过池塘都得捏着鼻子。”家住蔡庄组的村民蔡同胜说,现在不一样了,池水清澈、空气清新,大家十分高兴。谈及后续岸坡绿化,陶雨峰说:“目前岸坡已经种上了乔木。等天气暖和些,将在树下栽植灌木和草皮。一来减少水土流失,二来作为天然‘护栏’,保证路人安全。同时,我们也会在池塘边上放置安全警示牌。”在泗阳县来安街道集南中沟,工作人员发现部分支渠有多个暗管。工作人员对暗管进行封堵,彻底切断排污通道,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根据农村黑臭水体水质达标要求,沭阳县耿圩镇沟东沃庄沟、泗阳县卢集镇农科中沟、宿豫区大兴镇朱项庄排沟等其他试点治理成效同样显著,正从“治污”向“提质”不断迈进。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需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建章立制,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效,形成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工作格局,防止水体“返黑、返臭”。
“试点项目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吨/天,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带动市级清单中***处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治理,实现动态清零。”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处长申红表示,将优化运维管理,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不断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随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幅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徐徐展开,群众的“绿色幸福感”越来越足。(来源:速新闻  审核:王世君、邵 丹  审签:陈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