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深化改革丨屏南县古峰镇:提升党员分类管理实效 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组织强,百业兴,人民安。近年来,我镇致力城市基层党建,以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党员管理过程中,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社区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老党员“四类”党员分类教育服务管理模式,精准发力、大胆创新,汇聚起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强大合力。社区党员“定责”管理,确保“工作有目标”。探索网格化管理,把镇、社区党员分配在**个网格党支部中,覆盖全县**个网格,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四下基层实践活动”,党员下沉社区网格结对联系群众,明确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纠纷调解等职责,群众可通过网格群或者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群,推动网格民情联络员及时对接联系群众。制定党员工作日常管理办法,明确党员职责权利、监督机制和退出情形,倒逼党员不断提升履职能力。采取党员群众“测评”、社区领导“点评”、镇党委集中“考评”的“三级联评”方式对镇、社区党员履职践诺情况进行考评,评议结果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并与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相挂钩。在职党员“设岗”管理,确保“履责有平台”。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组织****名在职党员依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及工作性质,开展岗位认领,结合就业保障、环境卫生改善、法律援助、卫生健康、文化娱乐、困难家庭救助、文明礼仪等方面开展目标式、定点式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司法夜调”“法官轮值”等便民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实行职责考核管理,建立“承诺—践诺—评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社区年度予以评定履职践诺情况,并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截至目前,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累计服务****余人次,解决民生实事***件。流动党员“精准”管理,确保“心灵有归属”。推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管工作机制,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名党员纳入属地管理体系和网格化党建格局一体推进,实现**家网格党支部将流动党员集结在党旗下。开展“*+N”结对联系活动,由社区党支部委员结对联系至少*名流动党员,及时解决困难诉求。依托社区党组织、驻城党建工作站、善课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开辟“红色书架”“有声图书墙”**个,推动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活动。利用主题党日、读书班、座谈会等形式,为流动党员集中学习“充电”,充分交流思想动态,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旁”。截至目前,组织流动党员专题学习**次,收集社区服务提升类建议意见**余条。年老党员“关怀”管理,确保“生活有滋味”。依托**个退休党支部积极开展年老体弱党员暖心关爱行动,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及时掌握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现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坚持定期入户走访慰问、送学等关怀,做到关爱帮扶常态化。同时,为社区党建齐抓共管,将古厦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等地作为老年人参与共建共治、作用发挥、风采展示的舞台,以满足新时代下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组建朗诵队、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戏曲班等,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同时,充分发挥老党员政治、经验、威望优势,组建“银发”志愿服务队,引导离退休党员在基层治理、信访维稳、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余热”。截至目前,老党员调解矛盾纠纷**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余场,真正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