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市应急局2023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富文本****年,市应急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两个至上”,围绕“两个根本”,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条硬措施,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高水平的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总体有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总体有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安全生产责任网不断织牢。在全省率先制定《亳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细化市委常委会职责*项、市政府常务会职责*项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职责**项。建立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全过程“履职档案”,实施副市长每季度向市政府常务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安委会“不讲成绩、只通报问题和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推进“零事故”平安乡镇创建,将蒙城县作为试点,纳入季度评议内容,实施一季度一督查一评比。在全省率先实施安全生产“红黄牌”警示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防范不到位、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县区实施“黄牌”警示*次。建立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共办理举报投诉*.*万件,兑现奖励资金**.*万元。二是风险隐患治理有效推进。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明确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个行业领域***项检查重点,深入开展燃气、有限空间、道路交通、消防、动火等危险作业等**余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年共排查隐患******条,已整改******条,整改率***%,制定亳州市“十小场所”和乡镇(街道)安全监督检查细则,编制检查清单****余项。三是监管服务持续优化。优化审批流程,实行不见面审批和证明事项承诺告知制,对全市***家次加油站危化品经营许可和变更许可,安全条件和安全设施设计备案各**家,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家。深入推进“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在执法中提升服务,在服务中提升监管水平,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家次,实施行政处罚案件***起,罚款***.**万元,报送执法典型案例**例,案例报送率、合格率均达***%。四是宣传教育培训有声有色。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五进”活动,结合“案列教育法”,制作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纳入全市“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组织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全市参与人员总得分****余万,位居全省第*位。坚持一线工作法,分级分行业实施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共宣传和帮扶企业****家次,集中开展培训**余场次,培训生产经营单位近****家次。
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获得新提升。一是积极防范应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应急吹哨、部门报到”的灾害防范化解机制,分级构建横向到行业企业,纵向到村居到人的靶向预警精准“叫应”机制和责任体系,做到以防为主、关口前移,汛期,共开展暴雨和强对流高级别预警叫应**次,发布应急预警提示**期,我市未出现河道水位超警,未收到灾情报告。二是有序推进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全市**个试点乡镇(街道)落实乡级防办工作人员**人、网格责任人数****人,整治隐患***处,组建乡级队伍**支***人、村级***支****人,明确乡级避灾安置中心**处、乡级信息员**人。三是强化物资储备。增购救灾物资**余万元,市县水利、应急部门实物储备防汛编织袋**.**万条、舟船**艘、排涝设备***台、编织布和无纺布*.**万平米等。四是持续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全市网上申报审核社区**家,目前已经省应急厅现场评估验收。五是做实做细冬春救助资金发放。全市共下发救助资金***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万余人。六是积极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地震工作。组织开展森林防火专项督查*次,排查登记安全隐患点**处,下发整改通知书*份,督促限期整改隐患*处,教育、劝阻人员上山祭祀***人次,开展市级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次。修订《亳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各县区全部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任务并通过验收,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成功认定省级科普示范学校*所、市级科普示范学校*所。
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建立市县镇三级消安委实体化运作机制。建设市安委办、市消安委办公室、市委平安办、市委(市政府)督查考核办“四办联动”平台,形成消防和应急管理工作全程跟踪抓落实的工作闭环。二是构建跨区域应急联动协作机制。与商丘、淮北等周边*地市构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签订*地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工作协议》,实现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三是全面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和预案演练。县级以上政府、部门、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开发区(园区)应急预案填报率***%。重点企业应急预案**.*%、演练率**.*%、应急物资**.*%。位居全省前列。开展大中型应急演练***余次,参与***余万人次。四是全面推进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成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一体化使用和分开使用多场景,满足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决策会商等需求,实现省、市、县、乡镇四级音视频回传,灾害事故现场“可视化”保障工作被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地级市试点,各县区正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