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乘“数”而上推动“象山制造”到“象山智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变革和大势所趋,也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那么,象山的制造业如何顺应数字化转型新趋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小微企业参与度,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近日,县政协工商联界别组提出《关于推进象山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为象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我县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象山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县级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举措,在数字化体系基础、数字经济活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有机融合、数字化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委员们调研发现,我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基础支撑较弱、适配性方案缺乏、专业人才亟需引聘等问题。对此,委员们建议,要优化补贴政策,提升企业建设能级。政府部门要加大企业调研和服务力度,增设适合数字化提质升级抽屉式政策措施,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实际需要进行分类、分级精准施策。此外,指导企业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实施适配性改造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与本地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领域联动发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标杆工程。要强化重点行业突破,系统推进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聚焦针织服装、汽模配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针织云、模具云等数字经济服务平台扩面提质建设,真正发挥航天云网、中机智能等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浙江理工大学象山针织研究院、机械研究院南方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结合我县“十四五”规划产业集群培育计划,逐步向临港装备、绿色能源、功能材料等行业延伸,科学制订行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并高质量推广,形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局面。要组建指导团队,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团队,采用常态化线上咨询和不定期线下问诊相结合方式,为我县制造业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个性化方案。依托县内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举办专项培训课程、增设交流对接平台等方式,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治理能力,提高企业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要多处着手,培养聚集数字化专业人才。实施“外引内培”的数字经济人才战略,大力引育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多方联动,为企业引育、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为转型团队提供再培训和资源。依托省市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卓越工程师、象山“数字工匠”培养,打造符合企业自身转型需求的可持续的数字化人才梯队。要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象山典型样板。广泛宣传数字工厂标杆企业,鼓励企业构建“产业大脑平台+专精特新”的企业生态,壮大龙头数字化示范、试点企业数量和中小企业梯队。开展县域范围内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G工业互联网等互学互助,推动我县制造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形态重组、商业模式重塑的生态圈层和场景化建设。(记者 俞宇)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