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综合信息] 大鹿岛村:放海灯民俗文化活动点亮美好生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祈福渔业风调雨顺、鱼虾满仓!”*月**日晚,在孤山镇大鹿岛村,随着一声祈福呐喊,**余盏海灯带着渔民们的夙愿,驶向蔚蓝广阔的大海。图片附件“今年是村里举办的第三届祈海民俗文化活动,它起源于渔耕,演化于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内涵。”大鹿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宗义告诉记者,祈海活动是一辈辈鹿岛人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出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目前,祈海民俗文化活动已被丹东市列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图片附件海灯的“灯”既取鱼虾丰登之意,又有照亮引路保人船平安之意。所有海灯均为村民自己制作,有渔船、元宝、海豚、海龟和各色海产造型,小小海灯承载着渔民的美好心愿。图片附件随着海灯入海,**艘已在海中等候的渔船齐放烟花,岛上居民围在岸边燃放“加特林”,共襄节日盛景。烟花落,锣鼓起,群众组成多支队伍,舞长龙、耍灯碗。据介绍,耍灯碗也是大鹿岛村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大家手持、顶戴自制的道具扭起秧歌,欢乐的氛围充斥全岛。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激光秀表演开始,音乐声、锣鼓声、烟花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让夜晚的海岛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图片附件大鹿岛村独特的祈海民俗文化活动,将鲜明的渔家特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留住一个个充满年味儿的特殊记忆。放海灯、祈平安,不仅是善良纯朴的大鹿岛人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恩,更是对新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海晏河清、物阜民丰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