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加强新农人培育 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新农人张林葱给牛添加草料培育新农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近年来,我县以新农人培育提升为抓手,充分发挥新农人在壮大市场主体、提升产业能级、促进村强富民等方面优势,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发******包鸾镇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年,当地组织**个村集体经济持股组******,在飞仙洞村打造肉牛共富农场。作为肉牛养殖大户和丰都县十佳新农人的张林葱,凭借过硬的养殖技术,承担起了肉牛共富农场的具体运营。走进共富牛场,记者看到,前不久从内蒙古地区购回的***头牛已经入住圈舍,张林葱正在给牛喂干草,牛场不时传来阵阵“哞哞”的牛叫声。“我们是由全镇**个村和***户村民共同出资建成的这个共富农场。我们村集体管‘两端’,监督购牛和销售,张林葱管‘中间’,由他垫资**万元购买饲料、具体养牛,大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重******总经理吴文武说。****年年底,牛场从内蒙古错峰购买的首批***头牛犊进场,张林葱带着自己的团队开始精心养护。张林葱测算,养殖**个月后,这批牛犊单体将达到***公斤以上,每头牛的毛利润****元左右。“张林葱他们团队有他们的优势。我们去年**月一起到内蒙古去错峰买牛,每头牛的成本就降低了***元,牛买回来后,在他们团队的调养下,牛的应激反应小,没有出现养殖损失,这就是实打实的利润。”吴文武说。据了解,肉牛销售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入股村民将获得每头牛****元的固定提成,在支付张林葱的养殖劳务费后,剩余利润将由村集体和张林葱按*:*的比例再次分红。这样既有利于降低村集体入股主体资金风险,还能带动村集体产业稳健发展。“虽然牛价每年都有波动,但我有把握一头牛至少分红***元。”张林葱说。“我们预计每年可以稳定地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入股村民年带来**万元的收益。”吴文武说。近年来,我县积极发挥新农人优势,*********家,带动建成共富农场***个,打造“新农人+村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实现较快增加。村集体经济增收兜底“一老一小”事业每天中午,包鸾镇老年爱心食堂内饭菜飘香,附近村、社区的老人们陆续前往食堂就餐。爱心食堂主要服务辖区**岁以上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及其他特殊群体,每天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每份素菜、荤菜的价格分别是*元、*元,米饭和汤菜免费。“爱心食堂开起来后,我经常中午来吃饭,也很近,不用自己淘菜洗碗,饭菜也可口,我觉得很不错。”包鸾镇亭子垭村村民代家兰说。每天下午*:**,包鸾场镇附近的孩子们也会准时前往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的兴趣课堂学习。教室内热闹非凡,巧手折红船、投掷乒乓球、绘画家乡等多种活动轮番开展,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折叠出精美的纸船,画出了家乡美丽的景色。“一老一小”关爱举措都得益于村爱心人士的捐助和村集体经济收益的托底。“我们村集体经济的收益主要用于关注‘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及公益事业。”包鸾镇飞仙洞村党支部书记杜均梅说。“****年,全镇老年爱心食堂、家庭教育互助会共收到新农人捐款*.*万元,村集体注资*.*万元,助推了我镇‘一老一小’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包鸾镇党委组织委员许文说。据了解,我县利用村集体收益兜住“一老一小”底线,目前全县已建成老年爱心食堂***个、覆盖*.*万老人,建成家庭教育互助会**个、覆盖留守儿童****人,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以新农人培育为牵引,******,建强共富农场,推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倍增’的工作思路,优化完善新农人政策,力争培育新农人*万人以上,扎实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县农业农村委主任任正义说。记者 邓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