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党建赋能 共建共治 优化服务 我区多点发力增强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社区治理工作力度,回应民生热点,创新体制机制,初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坚持强基赋能,构建“大党建”格局。我区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出台《桃城区关于实行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推动社区党建向城市基层治理“大党建”转型。紧紧握住“一根红线”,联通党建“孤岛”,打通治理壁垒,建成“街道—社区—片区—小区—楼院”五级架构,推动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合调******、业委会等多方资源,深入实施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程。目前,全区**个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实现全覆盖,打造“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能人兼任社区党支部委员。同时,依托党员“双报到”,通过开展多形式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多方力量互融,凝聚起强大“红色合力”,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聚力共建共治,奏响和谐“新乐章”。我区紧扣社区治理难、监管难等问题,探索实施社区工作高效化、问题解决就地化、居民生活便利化“三件要事”,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六位一体”统筹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全区**个社区均设立居民议事厅,“板凳议事会”“楼门议事厅”等人性化、亲情化的协商载体,实现多方共治、多元联动,有效确保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困难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我区聚焦群众智能化需求,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速扩面,“邻美社区”APP服务平台社区接入率达***%,并初步建立起社区基础数据库,智慧党建、基层治理、生活服务等多项功能全时段在线,夯实了社区治理“数字底座”,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优化为民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我区精准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走出了一条多方融入、共建共享的社区服务路径。“硬件”方面,完成全区**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通过完善功能设置、优化场所环境,为党员群众搭建起集学习教育、文化娱乐、联络交流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阵地;“软件”方面,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真正实现了居民办事有场所、活动有场地、需求有回应、心灵有归宿。为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我区将“老少皆宜”作为优化社区服务的必答题,通过引入社区食堂、青苗课堂、益童乐园等服务项目,以服务有形让群众有感,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社区服务更有温度。建强人才队伍,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为更好适应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新任务,我区从“选优、育强、管好、用活”入手,严把“准入关”,采取下派一批、稳定一批、招聘一批、安置一批、用活一批的办法,连续*年招录社区工作者、安置退役军人***余人,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力量。抓实“培训关”,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选派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举办区级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期,街道开展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等专题培训**次,全年共培训****余人次,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把好“日常关”,严格按照《桃城区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实行年度量化评分,打造“社区专干—‘两委’成员—党组织书记”传动链,全面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活力,建设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