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郎溪县十字镇打造山村农旅融合新样本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依托资源禀赋,积极招商引资,用好用足政策,在苗木产业、油茶种植与加工、赏花经济与乡村旅游上持续发力,打造皖南山村农旅融合发展新样本。“卖好油”还要“卖好游”从宣城市到郎溪县十字镇,沿新G***转S***,进入新和绿道,道路两旁处处绿意盎然,先是省农垦集团的连片茶园,后为郁郁葱葱的油茶树,空气清新得像被洗过一般,令人心旷神怡。绿林深处,名为“松林间”的露营基地,格外显眼。草坪、帐篷、品茗闲聊的游客……“悠然生活”与林间清静相得益彰。“去年*月,我们投资***万元,建了这个占地**亩的露营基地。”基地负责人姜松告诉记者,这两年“露营经济”开始升温,成了人们享受自然风光、邀友小聚、户外放松的新热点。****年,新和村利用***亩村集体林场,******发展油茶产业。“这***亩的村集体林场,大部分属于上世纪**年代建设的低产林,由于缺乏管护,一直没啥经济效益。”新和村党总支书记刘明告诉记者,所以才改变思路发展油茶产业。此外,******流转了农户连片林地***亩。****年*月,新和村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个“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当年**月成立郎溪县十字镇新和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合作主体。随后,******及新和村骆村组的*户村民,共同组建了康和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亩山场经营权和相关项目资金**万元入股,占总股份的**.**%,*户村民以***亩林地经营权折资**万元入股,占总股份的*%。”刘明介绍说,三方按合同约定,每年进行收益分红。****年至****年,新和村用相关项目资金累计向康龙油茶基地注资***万元,继续扩大油茶种植。“****年之前,我在常州搞水上运输,后来想回乡创业。我老家是郎溪毕桥镇的,计划回乡创业时正好赶上了十字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的机遇。”康龙公司负责人姜有圩告诉记者,新和村荒山比较多,且适宜种植油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产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公司在新和村的油茶基地现有****亩,还建有年生产能力****吨成品油的加工基地。”姜有圩介绍说,村民每年可获得林地租金**多万元;油茶的种植、管护、鲜果采收等环节,每年可为村里提供***多个务工岗位。不仅“卖好油”,还要“卖好游”。“在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新和村打造一个集农林观光、亲子休闲、森林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区。‘松林间’露营基地是一个尝试。”姜有圩表示。放大樱花品牌效应****年全线贯通的新和绿道,横穿油茶基地,直达千亩樱花园。早在****年,新和村通过招商引资,******、浙******等知名企业,流转村民的****余亩荒山,种植了成片的樱花、海棠、桂花等绿化大苗。几年下来,新和村的苗木花卉资源渐趋“丰满”。每年*月份,新和村的千亩樱花竞相绽放。如云似雪的樱花,与周边集中连片的绿茶、油茶相映成趣。****年*月,新和村举办首届樱花节,吸引了*万多人来此赏花。自此,每年这个时节,新和村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樱花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年新和村成立村集体企业——******,在樱花林打造了*.*公里的环形观光线,并对樱花园内部设施进行升级完善。****年,该村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万元建了旅游民宿项目。后期又追加投资***万元,用于内部装修,完善停车场等设施。也租给了一家企业经营,每年租金收入**万元。****年底,******合作,投资***万元建成面积达****平方米的大棚花卉观光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余万元。兴村富民成效渐显新和村辖**个村民组,***户****人,现有水田****多亩、旱地****多亩,山场*.*万亩。****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如今,旅游业成了新和村的“新产业”。“依托樱花林、油茶项目、民宿项目、花卉大棚项目,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万元,同比增长**.*%;****年有望突破***万元。”刘明说。不仅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村民获得的实惠也在“加码”。该村已有**户村民陆续办起了农家乐。今年**岁的聂义成一直在新和村骆村组居住。“我家有**来亩林地入股康和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有分红。油茶基地农忙时,我就过来务工,一年下来也有一两万元的收入,能在家门口就近务工挺好。”聂义成开心地说。“****年,县里成立以新和村为中心的新和旅游度假区,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刘明说,新和村会牢牢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聚力打造集赏花观光、餐饮住宿、森林康养、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强做优。(记者 冯长福)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