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威远县界牌镇“四个坚持”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试点示范初见成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威远县界牌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会暨****年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动员会精神,提早思考、提前规划,及时启动“湾头聚居点”试点示范建设,积极探索农村面貌改善界牌实践。
(*)坚持机制创新,集成要素。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界牌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领导小组,抽调**名业务骨干组建“草帽攻坚队”,研究制定《界牌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工作机制》,推行镇领导包片、部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积极发动老党员、乡贤参与,构建 “*+*”联动体系,倒排工期任务,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打通工作推动主动脉,确保每栋房、每户人、每块土都有工作力量推动落实。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敲门入户、院坝会商、电话微信等各类形式,深入开展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政策宣传、需求摸底和建议意见收集等工作,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完善“一图一案一清单”和“一户一档”,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乱治什么”的原则,以“降本增效”“物尽其用”为目标,充分利用“四旧四废”和村民原有生产资料,最大还原乡土本色。建立“政府+村组+施工方+群众”四方联动推进机制,详细列出工作清单,每日公示工程进度,充分保障建设进度和质量。截至目前,该聚居点完成户属设施改造**户,拆旧留权*户,改造微菜(田)园**个,新建文化院坝*个,停车场*个,整治堰塘*口,硬化道路****米,示范点位农村面貌改善初显成效。
(*)坚持产业优先,融合发展。突出系统规划,依托无花果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础,规划建设贯穿湾头聚居点的步览小道、无花果文化微园,并利用废弃石磨、碾盘等农村老旧物件,有机结合农事体验,将湾头聚居点打造成为具有居住、研学、游玩的农旅休闲院落,推动形成无花果现代农业园区、无花果博览中心、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聚居点多点串联、相得益彰的功能布局,不断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农村院落生机与活力。
(*)坚持共建共享,长效管护。深化以“政府主导—三治并进—社会参与”为内涵的“*+*+N”治理模式,探索建立以“庭院长负责制”为落实载体的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管理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湾头村规民约》,实行“积分制”管理,开展“五星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自发整治环境卫生、维护提升现有成果,使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赓续农耕文化,保护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记忆。界牌镇威远县界牌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