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徐州铜山区北村村入选2023年度全省“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年度“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徐州铜山区北村村入选。 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昔日“干疮百孔”的“采石村”蝶变成集农业、渔业、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打卡地。近年来,作为江苏省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北村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项,省级荣誉**项。****年,以北村村真实发展历程改编的生态文明主题微电影《清欢》,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省级平台,获《中国环境报》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媒体的纷纷点赞,并荣获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乡村振兴单元“最佳作品”和省攻坚微电影“特等奖”。 生态+党建 深入推进乡村治理 北村村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相邻四村资源,统筹谋划“五村一区”现代化农村建设。北村村党委总结“****”党建工作法,即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八项铁律;党委、广铎书记工作室和北村村三种精神;两委班子、党员、民兵、志愿者和应急队五支队伍;“把乡村当景点建设管理”一个工作理念。同时,不断完善优化乡村秩序法治化、乡情事务自治化、乡风文明德治化“三化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发扬“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革命斗争精神,做好古井、古槐、传统村落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修复 重塑蓝天碧水底色 北村村坚持生态立村,在生态修复中把可持续发展放在了首位。北村村加大对矿山修复力度,在“千疮百孔”的山体上植树复绿,只为还青山葱葱。同时对荒废的土地进行盘活、垦造,让“死去”的资源重新焕发生机。实施退塘还湖工程,挖除固有圩堤、打造生态景观、建立长效管理。对老旧石房子进行保护,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地理原貌,尽量保留和凸显“山村味”“渔家味”。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村委会自主投资建设*个小型污水处理站,*个自然村全部铺设污水管网。实施通湖河道全面整治,建设大冯沟生态缓冲区,消除村中黑臭水体。 生态+土味 留住最美乡愁记忆 为了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北村村村委会通过道路“黑化”、裸土绿化、污水“无害化”等工程改造,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同时,以人居环境改善为突破口,以“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幅画”“一院一盆景”为基调,坚持三个自然村分类打造。塔山自然村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村修复,深挖渔元素,着力打造特色渔村渔情——“塔山渔村风情”,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乡情、乡愁;北村自然村结合特色田园乡村推出农耕主题文化——“北村耕读文化”,建设景观粮仓,修复打谷场遗址,重现莲花溪,深挖莲花泉和青龙桥故事;西村自然村将自然水系和农民生活内核相交融,打造“西村梦里田园”,独具苏北特色乡村风情。 生态+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变现” 北村村聘请北京、上海、浙江的旅游规划专家进行整体设计,深挖古迹、古村、古井、古树等自然人文资源,确立建设楼山湾湖光田园度假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实践“村集体+楼山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的旅游发展模式,吸引***户村民入社;募集资金****多万元建设独具特色的柳泉水寨;拓展葡萄观光采摘、黄桃产学研基地、荷叶茶加工、农特产电商平台等旅游服务生态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形成“*+*+**”的聚合增益效应。 北村村因地制宜对传统古村落进行挖掘与保护,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禀赋和文化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收入,既盘活依山、傍湖、抱岛的生态资源,又有效实现第一、第三产业融合,昔日“干疮百孔”的“采石村”由此蝶变成集农业、渔业、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打卡地。****年,村集体收入***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万元,旅游业带动就业****余人,生态强村、旅游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改善人居做近景、传承文化做远景、保护生态做风景、发展旅游做光景、乡风文明做背景”——关于未来,北村村已描绘好全面谱写“两山”理论北村篇章的美好蓝图。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旅游。以楼山岛、微山湖、渔村景观为形象,巩固拓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将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持续发挥生态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继续打造“微湖夕照、古村味道、芦荡飞雪、荷塘醉鱼、渔舟唱晚”的山水美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供稿:市局生态处 作者:卓盼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