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积分制”分红,开启精管善治新模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上海庙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分红模式,通过积分管理,给农牧民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激励,引导广大农牧民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益事业、创业带富等各项村级事务中,全面激发了农牧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小积分”撬动“大治理”。试点探索运用“积分制”模式管理村民行为规范,通过建立家庭“文明档案”,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等日常行为等逐项赋分,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等治理问题入手,分项分类细化加减分指标,家庭积分实时更新、定期公示,年底给予现金分红奖励,以积分制为“杠杆”,撬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好制度”保障“公信力”。镇里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嘎查村合法合规开展积分制工作,嘎查村“两委”对积分制管理实行严格责任分工,成立村积分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积分制筹划、积分审核认定以及考核考评等各个环节,在“积分制”管理的过程中,每个村民既有相当于“基本工资”基础分,又有相当于“绩效工资”的加减分,根据村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进行对应的分数量化。成立积分管理小组,对村民积分进行审核认定,定期进行“线上+线下”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家庭积分公正透明、高效及时,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多样化”催生“内动力”。随着“积分制”分红模式的实施,家庭积分不仅是年底的现金分红的依据,也成为了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重要参考,与村干部、党员、网格员年底考核挂钩,同时生产经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倾斜也向高积分家庭倾斜。积分运用的多样化,切实让“德者有得”,有效提升了村民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激发了参与乡村自治的热情和比学赶超的意识,汇聚起乡村共建共治的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