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攻坚办召开生态环境质量“首季争优”工作约谈会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月*日下午,市攻坚办组织召开生态环境质量“首季争优”工作约谈会。市攻坚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出席会议,海安市、如东县部分国考水质监测断面达标负责人和崇川区、通创区部分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站点达标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军通报了我市生态环境质量“首季争优”工作开展情况。当前,我市朱楼桥、北凌新闸、小洋口、环东闸口、东安闸桥西等国考断面水质下滑,虹桥、狼山街道和环境教育馆等国控站点空气质量明显恶化,完成环境质量“首季争优”攻坚目标形势严峻。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较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新建水污染治理工程进度不快;国控站点周边大气污染管控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扬尘污染易发多发、餐饮油烟长效管理缺位、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政策未落实等问题,少数工业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比较突出。 相关环境质量达标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约谈为警醒,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短板和不足,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责任,立即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迅速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程炜充分肯定了各地有关强化整改、狠抓落实、攻坚克难的积极表态。他强调,今年以来,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转差,部分断面水质下滑、指标波动明显。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环境质量改善形势的严峻性,环境质量不达标后果的严重性,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 程炜要求,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迅速扭转不利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大力实施源头管控,深入推动排放大户友好减排,加强施工工地、餐饮油烟等面源长效管理,充分利用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等应急措施,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优化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区域环境应急协作,形成上下一体、系统整治的合力,共同下好全市治污攻坚“一盘棋”。 二要注重标本兼治,提升本质治污能力 各地要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深入溯源排查,紧抓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治本清源,加快建设一批污染治理工程并有效发挥作用。进一步整合本地治污资金和技术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重点治污工程及早建成投入运行。 三要压实压紧攻坚责任,全面推动工作落实 各地要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境质量达标负责人是所在区域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加强工作调度,强力组织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统筹指导,做好参谋和助手,共同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市攻坚办要加强督查督办,压实治污责任,协调解决治理难题;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提请纪检监察部门依规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