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金沙镇:点“绿”成“金” 炒活村集体经济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金沙镇是位于绩溪北部偏东,距离县城**公里,有绩溪“北大门”之称,是国家森林城镇,森林覆盖率高达**.*%。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金沙镇乘势而上,做活绿色文章,逐步形成生态养生、水上运动、户外拓展、白茶种植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探索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式,点“绿”成“金”促发展,炒活村集体经济。“小树叶”书写绿色致富大文章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金沙镇兵坑村的茶叶均已吐露出鲜嫩新芽,春茶逐渐开始进入盛采期,兵坑村的蒙山茶叶基地也进入了农忙期,兵坑茶叶以绿色、有机、无公害而著称,户均茶园面积*.**亩,茶叶收入占家庭收入的**%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立足于这个优势,依托滨川茶业合作社和有机茶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创立品牌,做大做强茶业经济。兵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现有滨川合作社茶叶基地茶园***亩,新建茶叶加工厂房***平方,茶叶加工设备两套,形成茶叶种植加工一体化茶厂,同时以蒙山顶有机茶示范基地和西直坞绿色茶园为基点,以绿色食品茶为标准,注册了“兵坑白茶”商标,获得绿色、有机和无公害认证,建成*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摄影创作基地和采茶体验区,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在采茶时节来到兵坑体验茶农生活。 图片附件据悉****年来兵坑村体验休闲旅游的游客达****多人次,众多游客慕名到村体验采茶乐趣、进行野外烧烤、寻找“中国梦”、徒步游等旅游活动,兵坑村村集体收入稳步提高,预计村集体年增收**万余元,还带动了兵坑村***余户村民就业增收,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生态漂”开通绿色致富快车道 兵坑村于金沙镇东北角,境内山清水秀,丛林叠翠,茶香竹茂,森林覆盖率达**%以上,是一个天然氧吧,村内还坐落着拥有“华东生态第一漂”之称的徽州古村落英雄漂流。 图片附件****年,兵坑村两委班子立足“一源、一路、两产业”的发展思路,成功引进浙江商人到村投资开发总投资达****万元的生态漂流项目。该项目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万余元,目前已带动农家乐发展*家,土特产品、水枪、饮料等小商品销售店*家,解决***余人的就业问题。该村积极开展省市级旅游示范村创建,荣获“宣城市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并纳入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 小蜜蜂酿出生态“致富蜜” 随着日头逐渐上来,气温也渐渐升高。在胡俊明的农家小院院前,阵阵嗡嗡声传来,蜜蜂们从蜂箱中钻出来,开始“活动筋骨”,金沙镇**号桥村下五丰坡组的养蜂达人胡俊明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还未走进胡俊明的家中,便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成群的蜜蜂来回穿梭飞舞,胡俊明戴上防护帽,穿好防护衣,便走向了蜂箱,“取、割、摇、滤、装”,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一瓶瓶金灿灿的蜂蜜就出现在众人面前。“我这蜂蜜啊纯天然无添加,你闻闻看,还有种淡淡的花香,甜着呢! 图片附件今年**岁的胡俊明是一名有着**多年蜜蜂养殖经验的老蜂农,曾经还是村里的老干部。说起养蜂这件事,胡俊明也没想过会做到如今这样。“刚开始养蜂只是因为好玩,平时还能解解馋,产出的蜂蜜也不知道怎么卖,多是送人,后来蜂蜜的价格不断升高,我才有了规模养殖的想法。” 在他创业初期,完全是靠老一辈人传授经验,自己再根据养蜂书琢磨养殖办法,直到金沙镇知晓情况,安排农业专技人员就中蜂特性、中蜂繁育技术、蜂箱清扫、蜂王培育、扩群、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知识进行上门指导,同时积极对接县融媒体,发布宣传视频,拓宽销售渠道,解决了蜂蜜销售难的问题,胡俊明的蜜蜂养殖也随之越做越好。 图片附件“我家现在养了**箱蜜蜂,一年能产***来斤的蜂蜜,要是按市场价**元每斤的话,一年大概有*万多的收入。”胡俊明如此说道。 近年来,金沙镇紧紧围绕“小产业大作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业资源,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加大蜜蜂养殖的培训指导,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如今金沙镇共有蜜蜂养殖户**户,蜂箱***余箱,蜂蜜产量能达到*****余斤。(胡甘霖)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