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康乾街道以文化添彩乡村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沿着蜿蜒的小道走进康乾街道金鹅山村,随处可见未经雕琢的自然风光,在一幢老房的前厅,童宝松正拿着一把蔑刀,从竹身上劈下一片片薄而宽窄均匀的竹篾,是扎龙的好材料。哪怕现在被更加轻便的塑料制品取代,但他的这门老手艺依旧娴熟。龙年“问”龙。从去年开始,童宝松和他的桑叶龙龙灯队相继登上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央视跨年晚会的舞台,这条以绿色桑叶为龙鳞的桑叶龙一度火爆出圈。这条轻便、好舞动,让人过目不忘的桑叶龙的前身,就是一条普通的青龙。****年前后,从师傅手中接过接力棒的童宝松在青龙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江南地区栽桑养蚕,这条化片片龙鳞为桑叶的‘桑叶龙’,不仅代表了农民们对蚕桑丰收的期待,也象征着丝路之源。桑叶龙成了当地展现民俗文化的一张“金名片”,童宝松也成了一名省级的非遗传承人。“在街道支持下,现在每家每户都要派代表参与舞龙队队员的选拔,都将此作为责任和荣誉。”童宝松说。**岁的姚俊是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每逢假期,他都要回到村里舞上一舞:“舞龙是我对家乡最深刻的印象,让舞龙这项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也是把对家乡的记忆延续下来。”近年来,德清将乡村作为艺术空间,将村野化为画布和舞台,以艺术唤醒乡村文化之美,赋能乡村振兴。被艺术因子浸润的乡间田野,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在金鹅山村,除了“削竹成龙”的童宝松和重焕生机的舞龙队,还有一位“农民作家”沈建平,一位“跨界”画家潘建华。“我们的村子叫金鹅山村,高高的金鹅山就在我家乡下房子的东面,隔着一个‘十八亩田畈’和一条小小的金鹅山港……”沈建平在自己的散文《金鹅山》中这样描写自己的家乡。从****年第一篇散文《捻河泥》登上《德清新闻》副刊至今,他已经创作了百余篇散文。****年**月,沈建平的散文集《春天的雨》正式出版,书中共有水乡人家、农家生活、四时风物、城市记忆、边走边看等五章,捕捉了家乡的旖旎风光、人文底蕴。而曾经是一名漆匠的潘建华,如今也能够画出一幅幅“上得了厅堂”的花鸟画,成为了一名网红画家。“艺术”与“乡建”在村子里双向奔赴、无缝衔接,并以独特的姿态屡屡“出圈”,展示着乡村的独特艺术气质。“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在各个文化礼堂成立了‘童宝松工作室’、‘沈建平工作室’等,不断延伸文化触角。”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年起,康乾街道围绕“一村一品”,在金鹅山村新建文化礼堂、幸福邻里、蜻蜓舟公园等群众文化阵地,并聘请礼堂主理,不断挖掘村域文化特色。在拆迁安置小区金鹅山家园的邻聚里党群服务驿站的背景墙上,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文字记载着金鹅山村因有金鹅栖息而得名的起源,也有金鹅山村人人舞龙的老故事。如今,培育舞龙队、舞蹈队、合唱团等民间艺术团队,也成了村里人津津乐道的事。当艺术在乡村中生长,一幅幅描摹“文化振兴”的画卷正在不断铺展……*******-*****-***-德清动态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