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绿满山川谱新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阳春三月,春风拂绿、万物生长。驾车行驶在闽东山间蜿蜒的公路上,车窗外绿树迎风而立、葱茏俊秀,随处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绿色气息,焕发勃勃生机。作为“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逐绿前行,全方位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万公顷(占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居全省沿海设区市第一,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连续三年入榜“中国绿都”。提升森林质量增绿提质“水库”近日,市绿化委、市林业局组织开展“我为宁德种棵树”——宁德市****年全民义务植树网络赠苗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据统计,今年来,全市林业部门向公众赠苗*.*万株。“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只有通过植树造林,做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林分质量,才能增绿提质‘水库’。”市林业局从事营造林工作**年的李建春高级工程师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厚植绿色家底,构建“绿色水库”,通过科学安排绿化用地、合理选择树种草种等,植树造林面积***.**万亩,森林蓄积量从****.**万立方米增加至****.**万立方米。山高林密的绿色屏障防住了水土、涵养了水源、净化了水质。我市通过实施“江河流域生态林工程”等,顺利助推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省级重点治理项目工程等建设,****年,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万亩,重点流域优良水质、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周宁县成为宁德市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同时,我市以林长制为抓手,开展森林督查案件查处整改“清零”攻坚行动,完成****年至****年违法图斑查处整改****个。在全省率先实施森林防火“三网一中心”和“以水灭火”试点,在福安市建设无人机巡护省级试点项目等。另一方面,我市深入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共清除互花米草*****亩,营造修复红树林*.*万亩,全市现有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面积**.**万亩。有效筑牢海岸带生态屏障,实现从岸到海联动,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推进生态富民着力壮大“钱库”“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兴旺在于林。”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森林蕴含巨大的木材资源,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市充分激活森林物质财富,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市内多家“以竹代塑”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深受欧美、东南亚采购商的青睐。同时,立足闽东气候、地理等优势,围绕周宁、屏南两县高山冷凉花卉产业,辐射做强特色花卉苗木产业,新建花卉设施*.*万平方米,培育优良苗木***万株。打造出了屏南棠口千亩花卉产业园、周宁浦源特色花卉小镇等产业园区,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万亩,全产业链产值**.**亿元。稀缺多肉组培苗份额占全国**%,文心兰销售份额占全国**%。我市还以“一县一品一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展增收渠道。柘荣、屏南、寿宁、福安和周宁等县(市)被省林业局认定为****—****年创建林下经济重点县。全市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万亩,带动农户*.**万户,产值**.**亿元。与此同时,我市通过深入挖掘生态服务价值,坚持保护挖掘森林文化,推动林业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践行“三库+碳库”生态理念示范区,建设完成黄振芳家庭林场“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暨全国首座“森林党校”。加快发展森林康养、山地运动、亲水休闲养生、湿地生态教育等多类型森林生态旅游。****年至今,旅游人数达**.**万人次,创收****多万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作为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下经济正成为宁德乡村振兴的增长极。发展森林食品用绿充实“粮库”“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一地有一地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种养习惯各不相同,在产业选择上要依托自然禀赋选特色产业,多方比较、综合考量,选准选优产业。为此,我市大力开发木本粮油,探索“绿富双赢”发展之路。宁德作为省重点油茶产区之一,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立足于此,福安等地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缩短中间环节,实现抱团发展和群众受益;福安、寿宁、柘荣建立*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年培育良种油茶***万株。目前,全市油茶总面积**.*万亩,总产值*.**亿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我市立足竹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培育毛竹、绿竹特色资源,最大限度释放产业附加值,壮大、做深“一根竹”。市林业局、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八条有力措施,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全市竹林面积***.**万亩,产值**.*亿元。古田县黄田镇百分之三十的人口从事马蹄笋供销,年产量达*.*万吨。福安“百里绿竹长廊”、古田“万亩马蹄笋基地”的产业规模、品牌效益稳步提升,助力群众端稳“生态碗”。周宁县立足当地生态林地资源和村集体资金,推行“套种+放养”结合的林下养殖模式。黄振芳家庭林场所在的后洋村,引进和谐牧业项目,养殖澳大利亚进口纯种荷斯坦奶牛近千头。柘荣县将林麝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发挥林麝养殖、保育和麝香产业的高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县域林麝存栏量***多只,年产天然麝香约*公斤,经济价值约****万元,成为省域内现代养殖领域的新亮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市正努力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路,实现山青水绿、日子富裕。增强碳汇能力固绿创汇“碳库”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宁德市坚决按照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发挥森林“碳库”作用。在广泛植树造林的基础上,有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年完成枯死木清理**.**万株,防治性采伐改造*.**万亩,有效减少因火灾和病虫害等破坏森林资源造成的碳排放。同时,作为全省海岸线最长的设区市,我市湿地面积*.*万公顷,注重发挥滨海湿地重要蓝碳生态系统的作用,推进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完成第一批一般湿地名录编制和发布工作。“双碳”大潮涌动,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力?我市积极创新碳汇模式。在全国首创《“红色+碳汇”(县域)生态产品评估方法学》,寿宁县“红色+碳汇”平台上线,推出首批*****吨净碳汇交易。推广“碳汇贷”金融服务,将绿色资源要素、碳排放收益作为现金资产,以融促产,盘活资源要素。周宁县创新“碳汇+”融资模式,引导周宁后洋、苏家山等*个村卖出碳指标*.*万吨,发放碳汇贷***万元;柘荣县推出“福林·碳汇贷”信贷产品;福鼎市林业局试点开展全国首单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福鼎后坪国有林场成功落地全省国有林场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不仅如此,为激活碳汇经济,我市还引进碳汇开发机构,在周宁和霞浦国有林场试点开展FFCER(福建林业核证减排量)碳汇项目,共签发碳汇**.**万吨,累计实施碳汇林面积**.**万亩,已成交**.*万吨,实现交易收入***.*万元。屏南县计划设计实施CCER(国家核证减排量)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面积**.*万亩。“‘三库+碳库’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福祉,是国之大者、民生关切。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起‘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孕育地和实践地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争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等生’。”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晓莺表示。□ 记者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