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我区首个“低碳乡村”打通低碳与共富通道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作为全区**个列入整村光伏发电项目推进试点之一,所前镇三泉王村加快萧山首个“零碳乡村”建设,打通低碳与共富的发展通道。在三泉王村一座矿山里,一道道长长的平台上,整齐排列着一行行光伏发电板,成为大山里面一道独特的风景。据村党总支书记王海勇介绍,这是村里一座已经复绿的废弃矿山,属于村里的闲置资源,在尽量不破坏绿化的情况下,利用平台台阶设置光伏发电板。王海勇告诉记者,他们将生态治理与这个光伏项目结合,安装了****多千瓦时的太阳能光伏板,像这个片区的话一年的发电总量在**多万度以上,一年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多万元。王海勇介绍,这个项目他们******合作,由村里提供场地,能源公司进行设备安装与具体建设,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万度电会并入国家电网,三泉王村可以每年相应得到一定的收益。预计未来**年的总发电量达****多万度。视线从山上转移到山脚,农居的屋顶也闪耀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的光泽,**多台新能源充电桩保障着村民与游客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王海勇介绍,目前村里已经形成“矿山+光伏、企业+光伏、公共建筑+光伏、民居+光伏”四种模式。王海勇说:“我们三泉王村村民一天的平均用电量为****度到****度,我们村庄光伏的发电量一天****多度,也就是说村民的生活用电基本上与我们的光伏发电是持平的。”去年,三泉王村列入全区整村光伏发电项目推进试点,由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本控******牵头,于当年**月在部分农居、公共建筑屋顶及废弃矿山设置光伏发电板,促进乡村能源绿色转型。同时,在村里建设两处“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满足村民及游客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形成“低碳交通”。三泉王村的特色在于拥有丰富的山林植被,种植了红心李、柿树、板栗树、杨梅树等果树****余亩,一方面形成当地特色的农业及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每年固碳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吨。据统计,三泉王村村民每年碳排放量约为标准煤****吨,而通过光伏发电和山林固碳等节约、减少的排放量已超过了消耗量,实现了“零碳”目标。所前镇党委书记来巧玲表示,他们将在这个片区由点带面,先形成这样的低碳共富示范带,下一步把这种模式在全镇推广。 (沈霏 李霖达)***.******.***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