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党建引领,吴场绘出和美“春耕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旋耕机工作的轰鸣,粮农们耕作的身影,镇、村、社党员干部赴田间开展农技指导的脚步....近日,记者在吴场镇三洞桥看到了一幅绘声绘色的春耕实景图。
开春以来,吴场镇以党建为引领,紧盯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镇、村、社三级干部同频共振助力春耕,全力以赴打好****年春耕生产“第一仗”。
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三洞桥社区高标准农田带,村民们在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将一盘盘出芽的秧盘整齐摆放到地里,为*月的水稻移栽做好准备。
“村民们摆放的是‘水稻叠盘暗化育秧技术’专用秧盘。我们通过可控温湿度的智能化暗化车间进行叠盘暗化催芽,让育秧不受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育出的秧苗整齐,便于栽培,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吴场镇三洞桥社区第三支部党员、金牛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玉说。
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技术,吴场镇锚定农业技术领域的空白地带,坚持“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通过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将在外农业人才“引回来、留下来、用出来”。****年以来,吴场镇成功回引人才**人,其中农业领域专业人才**人,郭玉就是其中一人。
今年,郭玉经营的金牛粮食专业合作社新增智能化育秧流水线*套,叠盘*万张,可供应吴场镇****亩大田栽种,带动新增高产田****多亩,全面助力春耕生产。
党建引领,农技推广按下“快进键”
“我把技术学到起,回去好教他们嘛!”在吴场镇****年技术到田工作培训会现场,仁和村党总支委员胡周锋如实说。
近年来,吴场镇按照“党员带头保耕地、党员带头种粮食、党员带头学技术”模式,让党员成为保护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农业技术的带头人。今年**岁的胡周锋除了村党总支委员的身份外,还是农业科技示范户。
“我现在学习的是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这项技术能预防**%以上的水稻重大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我自己种了***亩水稻,我将以这***亩为示范把这项技术全村推广。”胡周锋说。
目前,吴场镇村两委班子中有*人是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主推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项,到位率达**%,带动水稻、玉米、大豆等春耕作物亩均增产**%以上。
党建引领,农田水利吹响“集结号”
“这个提灌站辐射周边近*公里的农业灌溉区域,需要在插秧之建设好,确保供水渠道通畅。”在吴场镇青岗林提灌站,三洞桥社区居委副书记、提灌站管理员卢军明正在参与提灌站验收。
备战春耕,用水为先。赶在水稻插秧和大豆、玉米等春耕作物栽种用水的高峰之前,吴场镇村号召村两委班子做好春耕“保供人”,由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分管农业干部牵头,对村(社区)区域范围内的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排查。
“我们立足全村灌溉用水实际需求,结合排查情况,积极向上申报提灌站建设项目,春耕前新建提灌站*个、维修两个,充分保证了农民春耕用水无忧。”卢军明说。
据悉,吴场镇春耕生产粮食面积*.*万亩,今年春耕生产期间,全区预估提水保供将达到***万立方米以上。截至目前,全镇兴建提灌站*座、维护提升*座,全面保障了春耕生产期间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