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推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泸州有样本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结推广了一批关于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泸州市推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在全省得到推广。城市更新项目投资需求大、周期长,泸州市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破解资金紧缺难题,综合运用各类预算内资金,创新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探索运营前置和全过程一体化推进,打造城市综合运营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全力提升城市品质、颜值、价值,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政企合作泸州市以四川省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以公园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探索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建设模式,鼓励地方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共同组建开发建设运营主体,围绕投资全链条建立“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闭环机制,带动社会资本服务城市更新,分担财政出资压力。龙马潭区学士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由龙马潭区政******政企合力、分类实施、共同推******结合国宝窖池,实施酿酒作坊和藏酒洞文保修缮、酒文化场景营造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以“酒文化+业态”打造最泸州最酒城目的地;龙马潭区政府实施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工程,以“历史街区+业态”打造区域消费新中心。其余部分以营城创新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实施,以“公园湿地+业态”打造公园城市新标杆。片区改造整合资源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中,泸州市坚持“留改拆”并举,实施片区环境整体提升工程,采用“平台公司+资源整合+完整社区+基层治理+智慧升级”模式,以海绵城市补助资金、旧城改造补助资金、债券资金等作为项目资本金,******,引入“红色物业”,******,采取“收取租金+持股分红+共同经营”多种运营模式,整合门面、社区厨房、托育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友邻集市等,盘活闲置资产用于运营造血,拓宽城市更新资金渠道。临江苑社区通过整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老旧燃气管网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条块项目资金,筹集资金超一亿元,依托特色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整合社区闲置房屋、低效用地等存量资源,积极开展补短提质,打造特色主题街区,延续城市记忆,极大改善居住环境。同时,探索推行片区化大物业服务,着力构建*分钟—**分钟“生活圈”,实现“改造一片、治理一片”。公园绿地特许经营泸州市还鼓励通过“建设—运营—移交”“转让—运营—移交”“改建—运营—移交”等多种模式,采取政企联营、特许经营、固定资产出租等方式,探索运营前置和全过程一体化推进模式,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统筹推进***公顷公园绿地新型场景营造,加快建设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架构,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和生态消费。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园设计规范前提下,泸州市儿童公园二期、和丰运动公园项目明确公园免费开放绿化景观游览、健身步道等,采取公开招商模式,面向全国招引优质投资运营企业,一体化推进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管理全过程,从而提升公园运营服务能力,实现公园绿地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记者 李独懿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