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榜样】一级品率达100%!减损100多万元!鹿寨这个工匠了不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广西******,他是远近闻名的“煮糖工匠”,与“糖罐子”朝夕相处了**年。他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糖罐子”里糖膏的粘度和密度,煮出来的一级白砂糖一级品率达***%,他就是****年度首届“凤糖工匠”获得者邓永华。走进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直径*米,高*米的结晶罐,在糖厂,这样的罐子共有**个,每个罐子的内部有*个煮糖气鼓,***个加热管。每天,邓永华要保障这**个煮糖气鼓和****个加热管的正常运转,他才放心去查看一个个煮糖罐的煮炼情况。一抽一拉的采样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经过数次查看和触摸检验,并不断观察糖膏的颗粒大小、整齐均匀度,才能保障糖膏的结晶度,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白砂糖和赤砂糖。这样的眼力和手上功夫,经过了**多年的淬炼。如今,只要看一眼,邓永华就知道罐糖的纯度是否达标。为了提高整个煮糖工段的糖膏煮炼水平,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邓永华创新提出岗位量化考核方案,仅仅方案的改善和落地实施,他就花了整整**年的时间。广西******煮糖工段长邓永华说:“师傅带我们的时候说过,你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你后面的成果就有多大。”如今,**岁的邓永华已经带了一批又一批徒弟,这项煮糖技艺,是他人生理想的追求。回想起第一次单独煮糖,邓永华说,自己生怕把糖煮坏了,给公司造成损失。别人每五分钟采样一次,他一两分钟采样一次,糖膏沾满了衣服。广西******煮糖工段长邓永华说:“老师傅经常笑我们,说我们经常用衣服偷糖回去,洗衣服的水可以拿来煮汤圆了。”有了纯熟的技艺,才能为企业节能降耗。为了提升糖罐的用汽效果,邓永华还提出进汽加热环管和进气口技改方案,使汽鼓进汽和糖膏受热更加均匀,实现低效气能煮高质量糖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多年来,邓永华与同事反复实验、操作,废蜜重力纯度基本控制在**.*GP以下,****/****年榨季废蜜重力纯度**.**GP,连续*******内最低。按近几年废蜜量与蔗比平均*.**%计算,相当于减少废蜜糖份损失***吨/榨季,折算白砂糖价值约**万元/榨季。广西******制炼车间主任陆继新说:“光糖份损失这一块,按今年的榨蔗量来说,折合成糖来算应该有***多吨,按照现在的糖价估价,这个榨季减少损失有***多万元。”由于成绩突出,****年邓永华荣获******首届“凤糖工匠”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在竞技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他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全国糖业先进班组”、工人先锋号等称号。邓永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性格,日复一日提升了他引领、实践、创新、攻关、传承的能力。他不断在煮糖比例方案中做出调整,提高制糖的煮炼质量。目前,按照他的技改方案指导煮炼技艺已经能够做到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糖就能产出什么样的糖,白砂糖的品质更是优于国家标准。广西******煮糖工段长邓永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提高我们的产糖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率,为公司的生产创造更好的成绩,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的兄弟姐妹们在甜蜜的制糖路上追梦,为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糖,守好中国人的‘糖罐子’。”(莫芳 陆丹 罗永鹏)